[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围栏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7467.6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4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南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2 | 分类号: | G08B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围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电子围栏。
背景技术
电子围栏是目前先进的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是由高压电子脉冲主机和前端探测围栏组成。高压电子脉冲主机是产生和接收高压脉冲信号,并在前端探测围栏处于触网、短路、断路状态时能产生报警信号,把入侵信号发送到报警中心。
公开号为CN20265016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振动电子围栏,包括具有金属线和固定装置的围栏,金属线连接有振动探测装置,当入侵者有攀爬、拉压、剪断金属线的行为时,振动探测装置接收到信号,发生报警信号,从而达到防卫的效果。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金属线穿过固定杆后需要利用紧线器将金属线拉紧。但是,转动紧线器时,工作人员通常凭以往经验感受金属线是否已经拉紧。若转动过度使金属线拉得过紧,不仅使得固定杆承受多余的拉力,导致固定杆固定不稳,而且金属线可能发生断裂,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围栏。这种电子围栏能够检测金属线的拉紧状态,避免拉得过紧导致金属线崩断。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子围栏,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穿设有多条金属线,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用于收紧金属线的收紧装置,所述收紧装置设置有用于检查电子围栏的金属线是否拉的过紧的检验装置,所述检验装置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包括两个支脚,所述两个支脚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杆对应固定块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检验金属线拉紧状况的警戒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利用收紧装置将金属线逐渐拉紧。在金属线逐渐拉紧的过程中,在金属线内的弹力逐渐增加,金属线内的弹力对支脚具有一定的力。在弹力的作用下,两个支脚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从而使得两个与支脚固定连接的固定块逐渐靠近。当两个固定块远离彼此的一边均到达警戒线时,说明金属线到达极限,继续拉紧金属线可能会使得金属线崩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紧装置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与两个支脚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支脚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设金属线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转动把手,带动两个支脚转动。由于金属线穿设在支脚的凹槽中,使得当支脚转动时,金属线逐渐缠绕在两个支脚上。金属线逐渐拉紧的过程中,金属线内的弹力逐渐增加,从而使得金属线对支脚产生一定的压力,使得两个支脚受力而逐渐靠近。直到两个支脚均达到警戒线时,金属线到达极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个支脚于把手的位置处固定套接有用于固定支脚的弹性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将金属线拉紧到一定程度后,将转动杆一侧的弹性圈压入固定杆中,弹性圈与固定杆紧紧卡接,从而使得支脚不会在金属线的弹力作用下松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增加固定杆重量的环形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遇到大风等极端环境时,环形凸块可以增加固定杆的整体重量,从而增加固定杆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金属线穿过通孔并与固定杆构成了围栏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设置的多条金属线可以设置成围栏形状,从而使得整个电子围栏体系可以防止外界的人通过围栏进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一侧设置有绝缘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绝缘环的设置可以使得固定杆不带电,不会发生金属线短路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顶部设置有用于引导雨水的锥形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雨天环境中,锥形块可以引导雨水向四周扩散,使得雨水不会沿杆体边缘进入杆体内部,保证金属线良好的导电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两个支脚之间受力距离减小的原理,使得当金属线缠绕在支脚上并对支脚产生一定的力,金属线拉的越紧,弹力越大。设置了警戒线,使得金属线的拉紧极限可以被人为的把握,从而防止金属线被拉断;
2、通过弹性圈的设置可以使得在将金属线拉紧到一定程度后,利用弹性圈与固定杆之间的卡接关系使得弹性圈可以限制支脚的转动,从而使得金属线被固定在支脚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收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南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南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74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用型防盗报警装置
- 下一篇:楼宇防盗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