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下式入光3D裸眼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7193.0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8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常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G09F9/35;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下式入光 裸眼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显示器,特别是一种直下式入光3D裸眼显示器,属于3D裸眼显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CRT显示器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大多被液晶显示器所替代,而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了3D显示技术,其显示效果更加逼真,传统的3D显示技术都是采用红蓝分屏或者偏振技术通过配戴眼镜观看显示屏,来实现3D的效果,由于其使用时需要佩戴眼镜,给使用带来很多不便之处,近年来,3D裸眼显示屏在人们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的3D裸眼显示屏因为3D光栅主要原材料是钢化玻璃,而且很厚、笨重,为了保护光栅,往往产品结构做的很厚,造型丑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3D裸眼显示器体积笨重、造型丑陋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下式入光3D裸眼显示器,其采用型材作为外框,配合灯条采用直下式入光方式,极大减薄了产品的总厚度,节省了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下式入光3D裸眼显示器,显示器包括外框、前框、中框、背板、3D裸眼光栅、玻璃和一个以上的灯条,中框与背板配合安装在一起,一个以上的灯条安装在背板底部,前框罩装在中框外侧,3D裸眼光栅与玻璃贴装在一起,3D裸眼光栅与玻璃设置在前框与中框之间,前框安装在外框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
所述的一个以上的灯条平行设置。
所述的外框单侧横截面呈“U”。
所述的外框上侧设有安装位,上侧的安装位内安装有固定板,通过固定板将前框安装在外框内,外框内部对应于固定板位置处设有第一内固定件,固定板和第一内固定件之间通过螺钉安装在一起。
所述的外框下侧设有安装位,下侧的安装位内安装有后壳,外框内部对应于后壳位置处设有第二固定件,后壳和第二固定件之间通过螺钉安装在一起。
所述的后壳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条。
所述的后壳中间位置安装有电路板保护罩。
所述的背板内部贴装有反射板。
所述的中框内安装有扩散板。
所述的前框整体横截面呈中空的“U”形,3D裸眼光栅与前框底部之间设有缓冲条,3D裸眼光栅与前框侧边之间设有硅胶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3D裸眼显示器的总厚度极大的减薄,降低了生产成本、优化了产品的结构,使产品整体更薄、更加美观,提高了该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灯条,2-反射板,3-背板,4-扩散板,5-中框,6-3D裸眼光栅,7-前框,8-第一内固定件,9-固定板,10-外框,11-第二内固定件,12-后壳,13-电路板保护罩,14-安装条,15-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请结合参看附图1至附图4,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外框10、前框7、中框5、背板3、3D裸眼光栅6、玻璃15和一个以上的灯条1,中框5与背板3配合安装在一起,一个以上的灯条1安装在背板3底部,本实施例中,多条灯条平行设置,前框7罩装在中框5外侧,3D裸眼光栅6与玻璃15贴装在一起,3D裸眼光栅6与玻璃15设置在前框7与中框5之间,即前框7罩装在3D裸眼光栅6、玻璃15与中框5外侧,通过前框7将3D裸眼光栅6、玻璃15与中框5安装在一起,前框7安装在外框10内,本实施例中,外框10采用型材制成,单侧横截面呈“U”,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安装位,上面的安装位内安装有固定板9,通过固定板9将前框7安装在外框10内,外框10内部对应于固定板9位置处设有第一内固定件8,固定板9和第一内固定件8之间通过螺钉安装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在外框10下面的安装位内安装有后壳12,外框10内部对应于后壳12位置处设有第二固定件11,后壳12和第二固定件11之间通过螺钉安装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71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头戴设备滑动机构及头戴设备
- 下一篇:背光源组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