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摩擦阻尼器的滑动填充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6752.6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1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袁波;陈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擦 阻尼 滑动 填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摩擦阻尼器的滑动填充墙。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框架填充墙结构中,填充墙仅起到分隔维护的作用,不作为受力构件,在施工时,填充墙的砌块和抗拉强度都不高,变形能力也差,但在早期填充墙的刚度也较大,当地震发生时,承受的地震力较大,很容易发生破坏,另一方面,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填充墙会对主体结构产生刚度效应、约束效应等抗震不利因素,会导致结构发生薄弱层破坏、扭转破坏,影响填充墙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摩擦阻尼器的滑动填充墙,解决了容易发生破坏,导致结构发生薄弱层破坏、扭转破坏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带摩擦阻尼器的滑动填充墙,包括墙本体,所述墙本体上开设有通槽,并且通槽的内部设置有填充墙,所述填充墙顶部和底部的中间均开设有第一凹槽,并且填充墙两侧的中部均开设有与第二凹槽,所述墙本体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且与第一凹槽相对应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墙本体内壁的两侧且与第二凹槽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菱形摩擦阻尼器,所述菱形摩擦阻尼器远离墙本体内壁的一侧与填充墙固定连接。
所述菱形摩擦阻尼器包括固定杆,并且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均通过高强螺栓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并且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端通过高强螺栓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填充墙的底部且位于第一凹槽的两侧均开设有半圆槽,所述填充墙的底部且与半圆槽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半圆槽相适配的滚轮。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分别与墙本体和填充墙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均设置有摩擦垫片。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摩擦阻尼器的滑动填充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带摩擦阻尼器的滑动填充墙,通过在墙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的填充墙,填充墙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的菱形摩擦阻尼器,以及墙本体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的橡胶垫,填充墙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的滚轮,结构新颖、安装简便、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等优点,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避免了当地震发生时,承受的地震力较大,很容易发生破坏的问题,防止了导致结构发生薄弱层破坏、扭转破坏,保证了填充墙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菱形摩擦阻尼器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菱形摩擦阻尼器的侧视图。
图中:1墙本体、2通槽、3填充墙、4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菱形摩擦阻尼器、61固定杆、62第一连接件、63高强螺栓、64第一连杆、65第二连杆、66第二连接件、67摩擦垫片、7半圆槽、8滚轮、9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摩擦阻尼器的滑动填充墙,包括墙本体1,墙本体1上开设有通槽2,并且通槽2的内部设置有填充墙3,填充墙3的底部且位于第一凹槽4的两侧均开设有半圆槽7,填充墙3的底部且与半圆槽7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半圆槽7相适配的滚轮8,滚轮8可以在水平方向自由滑动,填充墙3顶部和底部的中间均开设有第一凹槽4,并且填充墙3两侧的中部均开设有与第二凹槽5,墙本体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且与第一凹槽4相对应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9,墙本体1内壁的两侧且与第二凹槽5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菱形摩擦阻尼器6,菱形摩擦阻尼器6远离墙本体1内壁的一侧与填充墙3固定连接,为了防止发生平面外失稳,墙体底部预留孔洞安装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是填充墙底部安装有脆性的抗剪件,使填充墙只由在大震作用下产生位移,形成TMD质量块发挥减震的作用。在墙的上部与下部均由开槽与两侧的钢板限位件向连,防止质量块平面外的位移过大,影响阻尼器的耗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67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制装配式剪力墙
- 下一篇:建筑物外墙煤灰基地质保温砂浆层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