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农村人工湿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6358.2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9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尤鑫;李露;李晓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1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农村 人工 湿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工程处理污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农村人工湿地。
背景技术
目前农村的人工湿地,按照污水流动方式,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但是都存在以下问题:如果流入的污水量过大,雨水泛滥,会导致污水处理不达标;流入的污水量过小,又导致人工湿地中水位低、水生植物营养不足甚至枯萎。
为尽快有效地控制污染,便捷农村污水处理方式,提高出水水质,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农村的环境质量,设计一种新型农村人工湿地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水位稳定、占地面积小且集水配水均匀合理的新型农村人工湿地。
一种新型农村人工湿地,包括进水管、沉淀池、调节池、上向流滤池、集水池以及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沉淀池一侧,所述沉淀池中设有锯齿堰和集水槽,所述集水槽通过UPVC管与调节池相连通,所述上向流滤池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植被层、第一砾石基质层、第二砾石基质层和第三砾石基质层,所述第三砾石基质层设有配水管,所述第一砾石基质层设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一端与集水池相连,所述集水池一侧设有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第三砾石基质层设有通至植被层的通气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砾石基质层中砾石粒径为2~4mm,所述第一砾石基质层厚度为650mm~950mm。
优选的,所述第二砾石基质层中砾石粒径为4~8mm,所述第二砾石基质层厚度为650mm~950mm。
优选的,述第三砾石基质层中砾石粒径为8~16mm,所述第三砾石基质层厚度为650mm~950mm。
优选的,所述配水管和集水管均为两侧交错排列开孔、孔径为20mm且孔中心间距为110mm的UPVC管。
本实用新型能确保人工湿地中的水位稳定,多点配水集水,给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质条件;同时通过设置沉淀池使泥水分离,利于污泥的排除,也避免了整个系统中水管的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农村人工湿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配水管的平面分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集水管的平面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农村人工湿地,包括进水管1、沉淀池2、调节池4、上向流滤池5、集水池9以及出水管10,所述进水管1设置在沉淀池2一侧,所述沉淀池2中设有锯齿堰和集水槽21,所述集水槽21通过UPVC管3与调节池4相连通,所述上向流滤池5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植被层51、第一砾石基质层52、第二砾石基质层53和第三砾石基质层54,所述第三砾石基质层54设有配水管7,所述第一砾石基质层52设有集水管8,所述集水管8一端与集水池9相连,所述集水池9一侧设有出水管10。
所述第三砾石基质层54设有通至植被层51的通气管6。
所述第一至第三砾石基质层中的砾石粒径依次为2~4mm,4~8mm和8~16mm,每层砾石基质层的厚度为650mm~950mm。
污水先由进水管1流入沉淀池2,经沉淀后泥水分离,污水中的上清液通过沉淀池2中的锯齿堰流入集水槽21,再通过UPVC管3进入调节池4。调节池4起到调节水量的作用,避免了污水流量过大或过小对整个人工湿地的影响。调节池4也通过UPVC管3与上向流滤池5中的配水管7相连,所述配水管7为两侧交错排列开孔、孔径为20mm且孔中心间距为110mm的UPVC管,可均匀分配上向流滤池5中的水量。
所述植被层51上种有水葫芦、香蒲、李氏禾、浮萍、美人蕉等水生湿地植物,可吸收污水中的氮磷元素。
经处理过的污水由集水管8流入集水池9中,再经出水管10流出,流出的水可就近储存或排至农田。
本实用新型能确保人工湿地中的水位稳定,多点配水集水,给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质条件;同时通过设置沉淀池使泥水分离,利于污泥的排除,也避免了整个系统中水管的堵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63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