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分析样品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5894.0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1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宝平;杨福顺;刘浩;赵耕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燕山和成节能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0 | 分类号: | G01N3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5 | 代理人: | 高福勇,王震秀 |
地址: | 1025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分析 样品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金属分析样品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腐蚀是现代生活与工业中的重要破坏因素,腐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4%。在流动体系中,腐蚀介质与金属表面间的相对运动会加剧金属腐蚀。腐蚀是引起石油、化工、水利水电等行业中各种泵、阀、管道等部件大量损坏的重要原因。在20至30年代,钢的腐蚀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到了40年代中期,海洋运输业兴起,人们面临着解决Cu及其合金在海水中的磨损腐蚀难题。到了80年代随着现代采油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强材料的腐蚀研究。至今,腐蚀常常成为发展新的技术与工程系统的限制因素,因此,有必要对腐蚀展开深入研究。
为了防止材料的腐蚀,材料的组织结构改性成为了材料耐腐蚀性能的关键所在,为了研究金属材料在液体中的腐蚀性能,X射线实时成像技术在材料研究领域得到研究者的重视。X射线成像已经应用到材料电化学过程及材料的三维结构的研究上。如今,通过实时成像的手段观察合金在一定环境中的腐蚀过程,可以深入研究其相关机制。利用X射线对金属样品进行腐蚀研究的过程中,金属分析样品往往只有几百微米后,且金属在与相应液体发生反应时往往会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膜层,为了不断的观测膜层形成过程,现有实验过程中均是不断的进行样品更换,操作繁琐且影响实验效率,且更换过程中一些性质活泼的新样品难免与空气接触产生反应,进而影响实验观测结果,为了减小样品的更换频率且保证样品在实验过程中避免与空气接触,很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金属分析样品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分析样品固定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要频繁更换样品且更换过程中样品易与空气接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分析样品固定装置,包括带有观测窗和液体入口的密封反应池,还包括设置在密封反应池下方的一端开口的辅助密封池,所述辅助密封池的开口端与密封反应池密封连接,密封反应池顶端固定有可升降的样品固定杆,样品固定杆底端深入密封反应池内部,金属样品固定在样品固定杆底端;密封反应池底端设有样品伸出口,辅助密封池内设有隔板,隔板上与所述样品伸出口相对应位置处设有样品伸入口,隔板与密封反应池底端之间留有间隙,此间隙内中间位置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块和移动块,此移动块可移动至与固定块密封接触;所述辅助密封池内样品伸入口位置处还设有样品摩擦机构。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样品摩擦机构包括设置在辅助密封池底部的固定台,固定台上设有滑槽和与此滑槽想配合的滑杆,滑杆上固定有立柱,立柱顶端设有摩擦片。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摩擦片与滑杆间设有压缩弹簧。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移动块与一伸出辅助密封池外侧的螺柱相连。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密封反应池顶部设有进气管道,进气管道上设有第一开关阀。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密封反应池侧面开有流通孔,此流通孔与液体接收池相连,液体接收池底部两侧分别设有通气孔,此通气孔上设有第二开关阀,此通气孔通过一连接管路与辅助密封池内部相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移动块及固定块的相对应面均设有密封垫片。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样品固定杆底端设有凹槽,金属样品插入到此凹槽内部并通过锁止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随时对金属样品底端进行打磨,进而去除金属样品底端因反应而形成的反应膜,便于再次进行实验观测,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频繁更换样品的操作,节省了样品使用成本,且全程可在惰性气体保护环境下进行操作,避免了打磨过程中样品与空气的接触,为精确的实验观测提供了有利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所述金属分析样品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所述辅助密封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所述样品固定杆的底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燕山和成节能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燕山和成节能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58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水质监测节点
- 下一篇:一种天然气探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