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力学结构碰撞性能模拟实验平台的冲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5732.7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4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光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力学 结构 碰撞 性能 模拟 实验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力学环境模拟实验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力学结构碰撞性能模拟实验平台的冲头。
背景技术
碰碰撞试验台,是采用计算机控制的碰撞试验设备。用于对各种整机、器件进行碰撞试验,以便考核这些工业产品,特别是电工电子产品、军用设备,在碰撞环境条件下,性能的适应性及结构的完好性,保证产品具有高可靠的质量;也是对新产品进行工艺试验、优化设计不可缺少的手段。主要有控制单元、检测单元、执行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和机械单元,其中,机械单元主要包括台面、台体、提升机构、缓冲垫(即波形发生装置)和拖动系统,台面下方设置有冲头,通过冲头与缓冲垫之间的作用,将台面上待测物体所受的作用力通过冲头和缓冲垫传递至检测单元,目前的碰撞台的冲头与缓冲垫的接触面一般都为平面,这种接触方式会降低最终波形的稳定性,影响模拟结果,不能较为准确的为实际碰撞过程提供参考。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力学结构碰撞性能模拟实验平台的冲头,解决现有的碰撞台的冲头为平面而导致碰撞波形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用于力学结构碰撞性能模拟实验平台的冲头,所述的冲头圆柱状结构,所述的冲头的一端面为向外凸的曲面;
在所述的曲面上沿冲头轴向加工有多个通孔,所述的通孔呈同心圆分布,所述的同心圆的个数至少为三个,每个同心圆圆周上均布有多个通孔,所述的通孔用于将冲头固定在台面下方。
所述的同心圆的个数优选三个,第一圆周上的孔与第二圆周上的孔的夹角为30°;第三圆周上的孔与第二圆周上的孔的夹角为15°,且第三圆周上的孔与第一圆周上的孔的夹角也为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冲头与波形发生装置的接触面为曲面,使得冲头与波形发生装置的接触为点接触;冲头上通孔的布置使得冲头与台面之间满足刚性连接,提高了波形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冲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台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波形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同步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凸轮中心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隔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隔震单元的盖板的俯视图和侧面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向隔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凸轮润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同步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空载下的碰撞波形。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在空载和负载情下的碰撞波形。
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台面,2-台体,3-波形发生装置,4-同步传动系统,5-凸轮中心高度调节系统,6-隔震装置,7-冲头,8-润滑装置;
(1-1)-连接部,(1-2)-定位杆;(2-1)-底座,(2-2)-上底板,(2-3)-下底板;
(3-1)-底座,(3-2)-套筒,(3-3)-垫块,(3-4)-弹性垫;
(4-1)-主电机,(4-2)-传动轴,(4-3)-同步带传动机构,(4-4)凸轮;(4-3-1)-同步带,(4-3-2)-带轮;
(5-1)-连接座、(5-2)-第一支撑板,(5-3)-第二支撑板,(5-6)-电动机,(5-7)-位移传感器;
(5-1-1)-U型板,(5-1-2)-柱体,(5-1-3)-第一通孔,(5-1-4)-第二通孔,(5-1-5)-第三通孔;
(5-4-1)-丝杠,(5-4-2)-丝母,(5-4-3)-导向轴,(5-4-4)-导向套;(5-5-1)-第一齿轮,(5-5-2)-第二齿轮;
(6-1)-盖板,(6-2)-底板,(6-3)-气囊,(6-4)-导气管,(6-5)-减震器;(6-1-1)-定位块,(6-1-2)-通孔,(6-5-1)-套筒,(6-5-2)-塞杆,(6-5-3)-耳板,(6-5-4)-角钢;(7-1)-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光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光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57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