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电线路用拉线防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25677.1 | 申请日: | 2017-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9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禹州市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2/20 | 分类号: | E04H12/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616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拉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用拉线防扭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空架线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电杆的稳定性,需要倾斜设置一根拉线来保证电杆的稳定,这种输电杆拉线由于自身制作工艺的原因,经常会发生扭曲变形等现象,给施工和使用寿命带来影响,需要拉线防扭装置进行调整,但是现行的防扭装置的效果不够理想,不能很好第满足稳定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快捷、稳定效果较好、功能全面的输电线路用拉线防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输电线路用拉线防扭装置,它包括上托板与下托板,所述的上托板的左右两侧的下侧分别连接有上固定夹与上活动夹,所述的下托板的左右两端的下侧分别连接有下固定夹与下活动夹,所述的上托板与下托板的中部均设置有滑槽,所述的上托板、上固定夹、上活动夹、下托板、下固定夹与下活动夹所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塑性孔,所述的上活动夹、上固定夹、下活动夹与下固定夹均通过螺栓与螺母与上托板和下托板相连接。
所述的上活动夹与托板之间为活动连接。
所述的上固定夹和与托板之间为固定连接。
所述的下活动夹与下托板之间为活动连接。
所述的下固定夹与下托板之间为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两个固定夹和两个活动夹与托板所围成的塑性孔来将拉线固定于其内部,在安装和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均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快捷、稳定效果较好、功能全面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输电线路用拉线防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固定夹 2、塑性孔 3、上托板 4、滑槽 5、螺栓 6、螺母 7、上活动夹 8、下活动夹 9、下托板 10、下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输电线路用拉线防扭装置,它包括上托板3与下托板9,所述的上托板3的左右两侧的下侧分别连接有上固定夹1与上活动夹7,所述的下托板9的左右两端的下侧分别连接有下固定夹10与下活动夹8,所述的上托板3与下托板9的中部均设置有滑槽4,所述的上托板3、上固定夹1、上活动夹7、下托板9、下固定夹10与下活动夹8所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塑性孔2,所述的上活动夹7、上固定夹1、下活动夹8与下固定夹10均通过螺栓5与螺母6与上托板3和下托板9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两个固定夹和两个活动夹与托板所围成的塑性孔来将拉线固定于其内部,在安装和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均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快捷、稳定效果较好、功能全面的优点。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输电线路用拉线防扭装置,它包括上托板3与下托板9,所述的上托板3的左右两侧的下侧分别连接有上固定夹1与上活动夹7,所述的下托板9的左右两端的下侧分别连接有下固定夹10与下活动夹8,所述的上托板3与下托板9的中部均设置有滑槽4,所述的上托板3、上固定夹1、上活动夹7、下托板9、下固定夹10与下活动夹8所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塑性孔2,所述的上活动夹7、上固定夹1、下活动夹8与下固定夹10均通过螺栓5与螺母6与上托板3和下托板9相连接,所述的上活动夹7与托板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的上固定夹1和与托板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的下活动夹8与下托板9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的下固定夹10与下托板9之间为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两个固定夹和两个活动夹与托板所围成的塑性孔来将拉线固定于其内部,在安装和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均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活动连接的活动夹在安装拆卸时更为便捷,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快捷、稳定效果较好、功能全面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禹州市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禹州市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56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