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尿道段局部带有给药侧孔的导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5632.4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6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陆树洋;王春生;孙晓宁;张红强;杨守国;王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给药侧孔 本实用新型 导尿管主体 导尿装置 导尿管 释药孔 注药孔 尿道 尾端 连通 留置导尿管 不适症状 患者尿道 主体延伸 充气孔 导尿孔 连通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尿道段局部带有给药侧孔的导尿装置,包括导尿管主体,导尿管前端部分和导尿管尾端部分,所述尾端部分具有从主体延伸出来的注药孔、导尿孔和充气孔,所述导尿管主体及前端部分内部具有给药侧孔,所述给药侧孔与所述注药孔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前端部分具有释药段,所述释药段具有释药孔,所述释药孔与所述给药侧孔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减轻需要长时间留置导尿管引起的患者尿道不适症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床医疗用导尿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尿道段局部带有给药侧孔的导尿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需要全身麻醉下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通常需要留置导尿管,病情复杂、循环不稳定的患者,手术结束后还需要更长时间的留置导尿装置。长时间留置导尿管引起患者尿道不适是临床上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导尿管装置是由导尿管主体,头端带注水球囊,尾端由导尿管主体引流口和球囊注水口构成。导尿管主体对尿道的刺激是引起不适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对传统导尿装置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善传统导尿管尿道部对尿道的刺激症状,提出了一种用于局部带局麻给药侧孔的导尿管,通过间断通过对尿道部局部给药,减轻患者长期留置导尿装置所引起的不适症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尿道段局部带有给药侧孔的导尿装置,包括导尿管主体,导尿管前端部分和导尿管尾端部分,所述尾端部分具有从主体延伸出来的注药孔、导尿孔和充气孔,所述导尿管主体及前端部分内部具有给药侧孔,所述给药侧孔与所述注药孔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前端部分具有释药段,所述释药段具有释药孔,所述释药孔与所述给药侧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给药侧孔位于所述导尿管主体及前端部分内部的两侧并对称设置,所述释药孔位于释药段的两侧并对称设置。
优选地,在注药孔和充气孔从导尿管主体延伸出来之处,注药孔和充气孔的内径自尾端部分向前端部分从大到小变化。
优选地,所述前端部分还具有气囊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减轻需要长时间留置导尿管引起的患者尿道不适症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尿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尿管的前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尿管的尾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B-B剖面图。
图6是图4中的C-C剖面图。
图7是现有的导尿管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内容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尿道段局部带有给药侧孔的导尿装置(导尿管),包括导尿管主体1,导尿管前端部分2和导尿管尾端部分3。所述尾端部分3具有从主体延伸出来的注药孔31、导尿孔32和充气孔33。导尿孔32与导尿管主体1基本上具有相同的中心轴线,而注药孔31和充气孔33与导尿管主体1具有一定的角度。
参考图3,5和6,所述导尿管主体1及前端部分2具有给药侧孔4,所述给药侧孔4与所述注药孔(给药管)31通过连通管5连通。所述给药侧孔4具有2个,分别位于导尿装置 (导尿管主体1及前端部分2)内部的两侧。对比本实用新型的图3和现有技术的图7可知,本实用新型在导尿管内部增加了给药侧孔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56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对医用导管进行弯曲固定的固定贴
- 下一篇:一种自坐肛门进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