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风道板膜式电子集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5537.4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3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钟少波;曹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少波 |
主分类号: | B03C3/06 | 分类号: | B03C3/06;B03C3/49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4 | 代理人: | 赵正寅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道 板膜式 电子 集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空气净化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全风道板膜式电子集尘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电子集尘装置是电子空气净化器的核心模块。传统网式电子集尘装置和蜂窝式电子集尘装置均是通过产生臭氧量较低的正电晕放电的方式,使空气中的颗粒物带正电荷,然后利用库仑力的作用,将带电颗粒物吸附在集尘装置上从而起到除尘效果。但现有的电子空气净化器仍存在许多问题:
1.空气中放电会产生臭氧,而人长时间吸入臭氧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2.传统的电子集尘板的进风孔隙较小,如常见的蜂窝式电子集尘板,其进风孔隙不超过1.5mm,过大的空隙会导致电离电场变弱,无法完成集尘的工作,但是较小的进风孔隙增大了风阻,工作效率低,同时电子空气净化器使用时噪音过大;
3.传统电子集尘装置结构过于死板,无法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风道板膜式电子集尘装置。
一种全风道板膜式电子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板膜式集尘模块拼合成的集尘装置本体,所述板膜式集尘模块至少包括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之间的位置相对应,使得对第一导电板、第二导电板加载电压后,第一导电板、第二导电板间产生电离电场;所述第一导电板设为无绝缘部分的全导电板或表面绝缘内部导电的外绝缘导电板,第二导电板设为表面绝缘内部导电的外绝缘导电板;所述集尘装置本体设有用于将被板膜式集尘模块净化的空气排出的出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集尘装置本体设有中空腔,中空腔的端部即为所述出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板膜式集尘模块设为呈由下至上依次堆叠拼合。
进一步地,所述集尘装置本体还包括龙骨架,板膜式集尘模块设置在龙骨架上,龙骨架上设有用于给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通电的导电柱。
进一步地,所述龙骨架上设置的板膜式集尘模块数量不少于10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板表面为塑料片材,内部为固化的导电碳浆或金属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间的距离取值范围为:1-5mm;所述板膜式集尘模块加载电压取值范围为:3-15KV。
进一步地,所述集尘装置本体外套设有预电离装置,预电离装置包括:中空的外导电筒、中空且与外导电筒同轴的内导电针筒,所述内导电针筒套接在外导电筒内,内导电针筒上设有若干导电针;所述外导电筒上设有若干开孔,开孔与导电针位置一一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导电板、外绝缘导电板成对使用,由于外绝缘导电板具有绝缘的表面,所以不会在空气中放电,进而使得本产品在使用时不会产生臭氧,对人体无危害;
2.由于不必担心加载过大电压会导致空气中放电的情况,可以增大进风孔隙的尺寸,不仅增大了进风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减小了风阻,降低了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3.本产品结构组装简单,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在龙骨架上增加或减少板膜式集尘模块,适用于各种场合与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集尘装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预电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内导电针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少波,未经钟少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55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