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钢化夹层玻璃显示屏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24897.2 | 申请日: | 2017-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5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 发明(设计)人: | 罗自伟;陈维中;蒋红琼;庞帮云;罗昭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蓥市旭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1/10 | 分类号: | G02B1/10;G09F9/3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386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ed 夹层玻璃 显示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显示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LED钢化夹层玻璃显示屏。
背景技术
大尺寸LED显示屏设备相对于小尺寸LED显示屏设备而言,不但要有着更高的分辨率指标以满足各种远距离或高亮度下的显现效果,同时也需要防水、防尘、防盗、防爆、防雷、防反射、防电磁搅扰等五个防护性性能来适应室内外使用环境,夹层玻璃是其中重要的防护材料。
大尺寸LED显示屏要防盗、防爆,户外显现设备一般应用于室内外的公共场所,公共安全与设备本身的安全都是首要问题,一般大尺寸LED显示设备会采用特种钢化夹胶玻璃,即使玻璃破损,也只能产生类似蜘蛛网状的细碎裂纹,其碎片牢固的粘附在中间层上,可以避免因玻璃掉落造成人身损伤或财产损失,它的中间膜所具备的隔音、控制光的性能又使之成为具备节能、环保功能的新型材料。
蓝光是可见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界本身没有单独的白光,蓝光与绿光、黄光混合后呈现出白光。电子产品荧屏发出的可见光中都有大量的不规则的短波蓝光,对眼睛伤害最大的就在360nm~500nm之间的高能短波蓝光。它会直接穿透角膜直达视网膜,引起视网膜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接着让光敏细胞缺少养分从而引起视力损伤,产生黄斑病变,挤压收缩晶状体,造成近视甚至导致黄斑区病变,尤其是450nm~460nm这一区间,伤害最大。
因此,延长大尺寸LED显示屏的使用寿命,在具有较佳光学性能的前提下,还能吸收蓝光,这将对保护公共场所人体的健康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LED钢化夹层玻璃显示屏。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LED钢化夹层玻璃显示屏,包括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以及夹在所述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之间的防蓝光OCA护眼胶膜粘结层,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均是厚度在0.5mm~1.5mm之间的化学钢化玻璃,防蓝光OCA护眼胶膜粘结层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树脂粘结层、防蓝光OCA胶层、抗紫外线层、防蓝光阻隔层、第二树脂粘结层,第一树脂粘结层底面设有防蓝光OCA胶层,防蓝光OCA胶层底面涂覆有抗紫外线层,抗紫外线层底面设有防蓝光阻隔层,防蓝光阻隔层底面设有第二树脂粘结层。
进一步的,所述抗紫外线层厚度为3μm~5μm。
进一步的,所述防蓝光OCA胶层厚度为20μm~30μm。
进一步的,所述防蓝光阻隔层厚度为5μm~10μm。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均是厚度在0.7mm~1.2mm之间的化学钢化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的表面应力达到300MPa≤P≤400MPa。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树脂粘结层和所述第二树脂粘结层为PVB、SGP或PU材料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树脂粘结层厚度为80μm~150μ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树脂粘结层厚度为100μm~200μm。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利用化学钢化玻璃具有的抗冲击性能达到高强度分散冲击能量的目的,利用防蓝光OCA护眼胶膜粘结层的韧性和抗穿透性能吸收冲击能量,极大地提高了LED钢化夹层玻璃显示屏的抗穿透能力,且将光学性能优异的OCA胶、防蓝光材料与LED钢化夹层玻璃显示屏进行有机结合,得到既光学透明又抗蓝光的LED钢化夹层玻璃显示屏,可有效阻断380nm~480nm的蓝光对人眼的伤害;增设抗紫外层,有效提升了显示屏的防紫外性能,超薄化学钢化玻璃降低了显示屏厚度。
附图说明
图1LED钢化夹层玻璃显示屏结构示意图。
图2防蓝光OCA护眼胶膜粘结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蓥市旭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蓥市旭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48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