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挑防护平台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24830.9 | 申请日: | 2017-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6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马国超;唐杰;熊波;何勋;王泓程;伍锐;黄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建筑机械化工程公司;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冯龙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 平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防护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悬挑防护平台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型悬挑防护平台存在如下缺点:
(1)由于悬挑防护平台只作为防砸安全防护使用(不考虑常规施工荷载及材料堆载),传统悬挑平台的悬挑主梁往往采用脚手架用钢管而钢管由于截面尺寸及力学特性限制,导致悬挑平台挑出长度过小而影响高空坠物的安全防护范围。
(2)传统悬挑防护平台体系由钢管悬挑主梁、钢管次梁、密铺木脚手板面板、密铺木模板或竹条板面板构成。散支散拼,体系的构件材料多,体系本身的自重荷载大,整个体系对各材料的连接固定可靠性要求高,施工操作繁琐。
(3)由于悬挑防护平台安装在建筑物外侧的高处,传统防护平台的搭设施工必须全部依靠高空作业来完成。对施工人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悬挑平台的材料多而零散,搭设施工本身就存在极大的高空坠物的安全隐患。并且近年来已多次发生搭设挑防护过程中造成施工人员高坠的惨痛事故。
(4)传统悬挑平台采用钢管扣件固定架管,木脚手板及面板通过钉子或铁丝绑扎固定,投入使用后检查维修困难。受使用时间特别是大风天气影响更容易出现挑平台小构件坠落的安全事故。
(5)传统悬挑防护平台拆除施工繁琐,高空作业安全隐患大,且浪费材料,木料长期暴露在露天环境容易损坏,不能有效提高材料的周转使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悬挑平台结构复杂,使用部件多,同时稳定性和安全性达不到要求,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挑防护平台系统,该系统将传统散支散拼悬挑平台按工具式、预拼装式、工厂加工化进行改进,使得其结构简单化,同时稳定性和安全性达到要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悬挑防护平台系统,包括至少两根且相互平行设置的支撑主梁,所述支撑主梁之间均设置有平台板,且所有平台板分别与对应的支撑主梁固定形成平面结构,在支撑主梁一端均安装有临边护栏,且临边护栏同时与支撑主梁和平台板垂直固定。在进行建筑施工时,经常会对建筑外部进行防护,一是为了便于进行相应的施工,二是起着防砸安全防护使用,目前悬挑平台基本都是通过钢管搭设脚手架再配合脚手板等,而且基本是通过在建筑侧壁上进行打孔进行安装,将主要的安装受力点作用下建筑物侧壁,建筑物表面作为辅助受力点,这种设置方式容易对建筑物的侧壁结构造成破坏,尤其一些厚度较低的位置则会出现裂缝等现象,同时脚手架搭设本身复杂,其在高处增加了搭设的风险,针对传统悬挑防护平台工艺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增长悬挑防护平台的挑出长度,增加挑防护的安全保护范围。
2、减轻悬挑防护平台自重,减少平台自身零星构件的数量,增强构件间连接的可靠性。
3、减少人员高空作业的工作量。
4、后期使用维护方便,减少使用过程中挑平台本身的安全隐患。
5、使悬挑平台能方便安拆,机械化程度高,能多次周转使用。
本实用新型使用区域是建筑物或构筑物等临边水平挑防护平台;需要对地面起到防砸保护的区域。其通过传统散支散拼悬挑平台按工具式、预拼装式、工厂加工化进行改进,将平台划分悬挑主梁型钢构件、挑平台面板构件及平台临边护栏构件三大部件,部件间通过高强螺栓进行连接,能够增长悬挑防护平台的挑出长度,增加挑防护的安全保护范围,同时自重也降低。将平台系统与建筑物的主受力点设计在建筑物层面上,侧壁进行辅助受力,使得受力更加稳定,而部件形成模块化,根据不同宽度进行对应的添加安装,形成拼装式结构,便于工厂加工,而且拆装也方便,减少平台自身零星构件的数量,减少工人施工时长期暴露在外的危险性,后期使用维护方便。
平台板均由若干块依次设置的钢板彼此接触构成,平台板中设置在相邻支撑主梁之间的平台板的下方均设置有若干根相互平行的龙骨,且龙骨的轴线与支撑主梁的轴线垂直,龙骨的两端均设置有呈L型的支撑板,相邻支撑主梁之间的龙骨端头均与对应的支撑板的内壁接触,支撑板固定在对应的支撑主梁上。支撑主梁上固定的两块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若干根连接栓,且连接栓同时与两块支撑板连接。通过龙骨对平台板进行支撑,支撑板是作为每组平台板之间的连接,使得拼装后整体更加稳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建筑机械化工程公司;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建筑机械化工程公司;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48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农业灌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园林绿化浇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