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性消能隧道棚洞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4667.6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2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姚裕春;许佑顶;罗照新;肖朝乾;袁碧玉;曾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7/04 | 分类号: | E01F7/04;E21D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础墙 槽型结构 矩形结构 构筑体 隧道棚 拱型 消能 对称设置 方向间隔 固定设置 弧形结构 危岩落石 缓冲体 路基面 上端 底壁 端壁 锚索 下端 地基 穿过 延伸 防治 | ||
一种弹性消能隧道棚洞结构,以有效增强危岩落石防治效果,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它包括:左侧基础墙和右侧基础墙,沿隧道棚洞延伸方向间隔对称设置在路基面两侧地基上,左侧基础墙和右侧基础墙的顶部具有槽型结构;拱型构筑体,由弧形结构和两侧下端的矩形结构构成,矩形结构位于槽型结构内;弹性体,设置于槽型结构的底壁与矩形结构的端壁之间;锚索,下端与左侧基础墙、右侧基础墙固定连接,上端穿过弹性体与拱型构筑体固定连接;缓冲体,固定设置在拱型构筑体顶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特别涉及道路工程危岩落石极发育的工程防治。
背景技术
我国西南山区地形艰险,地质复杂,危岩落石极为发育,这给道路工程的修建及运营带来巨大困难。由于经济及技术原因,山区无法做到采用暗作施工的隧道工程来绕避所有危岩落石,实际工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路基结合刚性隧道棚洞工程来解决危岩落石防治的案例。但当危岩落石的冲击能增大以后,刚性隧道棚洞工程面临许多问题,其结构厚度及强度要求明显提高,一是造成工程投资非常巨大,另外对高能级危岩防治效果欠佳。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一种经济、效果好的危岩落石防治隧道棚洞结构及施工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发展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弹性消能隧道棚洞结构,以有效增强危岩落石防治效果,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弹性消能隧道棚洞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左侧基础墙和右侧基础墙,沿隧道棚洞延伸方向间隔对称设置在路基面两侧地基上,左侧基础墙和右侧基础墙的顶部具有槽型结构;拱型构筑体,由弧形结构和两侧下端的矩形结构构成,矩形结构位于槽型结构内;弹性体,设置于槽型结构的底壁与矩形结构的端壁之间;锚索,下端与左侧基础墙、右侧基础墙固定连接,上端穿过弹性体与拱型构筑体固定连接;缓冲体,固定设置在拱型构筑体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增强危岩落石防治效果,易于修复,施工简便,可有效节约工程投资,具有广阔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三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弹性消能隧道棚洞结构的断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弹性消能隧道棚洞结构的正面图。
图3是图1中B局部的放大图。
图中示出构件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左侧基础墙11、右侧基础墙12、槽型结构13、拱型构筑体20、弧形结构21、矩形结构22、缓冲体23,弹性体30、固定板31、压缩弹簧32、锚索40、地基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弹性消能隧道棚洞结构包括:左侧基础墙11和右侧基础墙12,沿隧道棚洞延伸方向间隔对称设置在路基面两侧地基A上,左侧基础墙11和右侧基础墙12的顶部具有槽型结构13;拱型构筑体20,由弧形结构21和两侧下端的矩形结构22构成,矩形结构22位于槽型结构13内;弹性体30,设置于槽型结构13的底壁与矩形结构22的端壁之间;锚索40,下端与左侧基础墙11、右侧基础墙12固定连接,上端穿过弹性体30与拱型构筑体20固定连接;缓冲体23,固定设置在拱型构筑体20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46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体成型的抑风阻沙网板
- 下一篇:一种自清洁式防炫目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