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杆报警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23852.3 | 申请日: | 2017-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9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 发明(设计)人: | 舒象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怀化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K97/12 | 分类号: | A01K97/12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郭立中,李美丽 |
| 地址: | 418008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海杆报警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海杆报警器具有以下缺点:
第一,一般设有总开关和中鱼触发开关,报警电路总开关为普通开关,为便于操作,一般暴露在外,因而防水性能差,容易被锈蚀,使用寿命短。同时,当安装或取下弹簧海杆报警器时,均需手动开启或关闭总开关,操作麻烦。
第二,大多采用声压较大的不可调声光报警器,容易惊动鱼窝。
第三,静态工作电流不为零,造成能源浪费且使用时间短。
第四,使用不可充电电池,使用不方便,更换的电池会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了的海杆报警器,密封性能好,使用快捷方便,报警音量可调,既能及时提醒使用者又不会惊动鱼窝,同时静态工作电流为零,可以充电,节能环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杆报警器,包括外壳及与该外壳固连的固定夹,所述外壳内设有报警电路,其结构特征是还包括固设于外壳外侧的开关盒,所述开关盒上开设通槽,所述开关盒内设有可沿所述通槽滑动的用于缠绕钓鱼线的导线柱,所述导线柱通过拉簧固定在外壳上,所述报警电路的总开关为常开型干簧管,导线柱的内侧设有与干簧管相互配合的磁铁;在常态下,拉簧无形变;当有鱼上钩时,钓鱼线带动导线柱和磁铁沿通槽滑动,使得干簧管位于磁铁磁场范围内。
借由上述结构,当没有挂上钓鱼线或钓鱼线未被拉动时,由于拉簧的拉力作用而处于初始状态,使导线柱与磁铁均不在干簧管上方,干簧管未接通,报警器处于关断状态,不报警。使用时,将导线柱挂上钓鱼线并适当调整钓鱼线的松紧,当有鱼上钩时,钓鱼线拉动导线 柱与磁铁沿通槽滑动,最终磁铁移动到干簧管上方,干簧管接通,报警电路接通并开始报警工作。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报警电路包括电源、压电蜂鸣片、升压三脚电感、三极管、电阻和鸟语音乐片;所述压电蜂鸣片的第一端、升压三脚电感的第一输入端、鸟语音乐片的触发端、鸟语音乐片的正极均与电源正极电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鸟语音乐片的负极均与电源负极电连接;鸟语音乐片的输出端通过电阻与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升压三脚电感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升压三脚电感的输出端与压电蜂鸣片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干簧管串接于电源正极与压电蜂鸣片的第一端之间,或者所述干簧管串接于电源负极与三极管的发射极之间。
当无鱼上钩时,电路断开,静态工作电流为零。当有鱼上钩时,鸟语音乐片开始工作,鸟语音乐片输出的微弱信号经三极管和升压三脚电感放大升压后由压电蜂鸣片输出鸟语报警信号。由于鱼类习惯了听鸟叫声,因此本实用新型不易惊动鱼窝。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电路还包括充电接口,所述电源为充电电池,所述充电接口与电源两极电连接。
借由上述结构,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进行充电,使用方便。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充电接口为USB充电接口。
充电接口为USB充电接口,比较常见,可以用常规的充电宝或手机通用充电器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电路还包括工作指示电路。
工作指示电路用于指示报警电路的工作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电源的输出电压为3.7V,电源的容量为160MAH,所述三极管型号为S9013;电阻为最大阻值为12KΩ的可调电阻;鸟语音乐片型号为XC3197。
借由上述结构,通过参数优化,将本实用新型的报警声压控制在90-110DB,连续工作时间大于7小时。本实用新型的报警音量可调,既能及时提醒使用者又不会惊动鱼窝。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只设计一个干簧管开关,体积小、成本低,密封防水性能好,不存在开关锈蚀问题,经久耐用,通过调节报警器夹在海杆上的位置可以调节报警电路的灵敏度,报警音量可调,既能及时提醒使用者又不会惊动鱼窝,同时静态工作电流为零,可以充电,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报警电路示意图。
其中,S为电源,K为总开关,U为压电蜂鸣片,L为升压三脚电感,Q为三极管,R为电阻,Y为鸟语音乐片,D为充电接口,B为外壳,J为固定夹,H为开关盒,A为通槽,F为钓鱼线,E为导线柱,G为拉簧,T为磁铁,I为发光二极管,M为分压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怀化学院,未经怀化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38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