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锁定升降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2555.7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6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曾永文;莫晓光;关玉新;刘江华;李彦松;刘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录井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00 | 分类号: | G01D11/00;B25B27/14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107 | 代理人: | 史力伏 |
地址: | 12401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定 升降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控制器,尤其涉及一种自锁定升降控制器。
背景技术
综合录井钻井液传感器,现有的安装、垂直高度调节、保养和拆卸操作方式为:将矩形金属底座用螺栓固定在循环罐面上,用螺栓将传感器固定在矩形边框上,调节高度和保养时需两人合作,一人用力提起固定传感器相对位置,另一人用螺栓迅速固定。
现有传感器吃水深度的调整、保养及拆卸和安装存在以下缺点。
1、传感器吃水深度的调整、保养及拆卸和安装需要两人配合一人不能独立完成作业。
2、传感器吃水深度的调整、保养不及时易造成沉砂掩埋现象,缩短传感器使用寿命。
3、在调整保养传感器时,由于人员失手易造成人身伤害。
以上缺点易造成传感器损坏,增大了操作人员操作难度,在操作过程中亦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自锁定升降控制器,其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和人力资源成本,消除安全隐患,使传感器安装、垂直高度的调节、保养及拆卸过程中操作简便、灵活、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自锁定升降控制器,包括齿条、自锁定单元、挂件及底座。
所述齿条一端焊接于一底座之上,所述齿条另一端设有防止游车出界的球形限位块,所述球形限位块与齿条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挂件为一矩形钢板状结构,所述挂件上开设有一用于悬挂传感器的长条状方孔。
所述自锁定单元包括与该挂件相连的游车,该游车为一长方体状空壳,所述游车外壁与挂件相连接;所述齿条从该空壳的上、下表面穿过,该齿条与位于所述空壳内的一滚齿状结构啮合连接。
所述滚齿状结构包括圆柱形滚齿。
所述滚齿的一侧一体式连接有一第一动力轴,该第一动力轴一体式连接有一轴一,所述轴一的另一端从所述游车一侧壁伸出,并与一手轮相连。
所述轴一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动力轴的外径。
所述滚齿的另一侧一体式连接有一轴二,该轴二的另一端从所述游车另一侧壁穿出、与一轴三的一端一体式相连;所述轴三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段)一定长度的外螺纹,该轴三上依次套装衬管、压感片、缓冲弹簧及与外螺纹螺纹连接的六角螺母;所述衬管通过滑动键槽与一单向轴承的内圈相连且该衬管两端伸出所述单向轴承外,所述单向轴承的外圈与所述游车另一侧壁相连;所述压感片一侧与所述衬管相接触,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压感片另一侧相接触,所述缓冲弹簧另一侧与所述螺母相接触。
所述第一动力轴、轴二、轴三及单向轴承的轴心共线。
所述第一动力轴的外径与滚齿状结构的外径相同、均大于轴二的外径,轴二的外径大于轴三的外径;所述衬管的内径等于轴三的外径或比轴三的外径大0.2mm;所述轴二的直径大于所述单向轴承内环的直径。
调节六角螺母位于所述外螺纹上的位置,向单向轴承方向沿外螺纹旋进所述六角螺母,该六角螺母挤压所述缓冲弹簧,缓冲弹簧挤压所述压感片,压感片与所述衬管的另一端的摩擦力增大,所述衬管一端与轴二的摩擦力增大。
背向单向轴承方向沿外螺纹旋出所述六角螺母,该六角螺母对所述缓冲弹簧的挤压力减小,缓冲弹簧对所述压感片的挤压力变小,所述压感片与所述衬管另一端的摩擦力减小,所述衬管一端与轴二的摩擦力减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齿条材质为45号钢、201不锈钢或304不锈钢,所述游车的材质为A3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球形限位块为红色。可起警示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球形挡块与齿条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感片采用摩擦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得作业人员只需施加很小的外力就能把传感器轻松的上提下放,降低了劳动强度,实现了单人独立徒手完成作业,达到操作简单化。
本实用新型所述传感器得到及时的保养避免了沉砂掩埋现象降低传感器的损伤程度,保证了监测参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自锁定单元有效的保证了上提下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人员伤害,消除了作业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齿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游车、挂件及齿条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录井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录井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25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