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景观优化的电力铁塔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1657.7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6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何明胜;何守理;李新谊;林钦辉;王媛;陈振华;陈兆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万山电力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10 | 分类号: | E04H12/10;E04H12/2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修斯文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景观 优化 电力 铁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施,尤其是一种景观优化的电力铁塔。
背景技术
传统的输电线路杆塔造型比较单一,缺乏艺术性,输电线被生硬地架在杆塔上,线路常无法和谐融入周围环境,显得冰冷、单调、突兀。随着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在输电线路设计中的应用,输电线路铁塔的美学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输电景观杆塔,顾名思义即是集输电杆塔与景观杆塔的功能于一身的结构。既有支撑、传递输电线的功能性,同时也是区域环境内景观的重要构成元素。它是从美学的观点出发,在满足输电功能的同时,充分考虑结构的美感,以及与输电线、周围景观的协调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景观优化的电力铁塔,在满足输电功能的同时,充分考虑了结构的美感,以及与输电线、周围景观的协调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景观优化的电力铁塔,所述电力铁塔的塔身以两根立柱支撑于安装面上;所述立柱截面呈三角形;两根立柱互成角度设置;塔身两侧自下而上安装导线横担和地线横担;所述导线横担、地线横担、立柱位于同一垂直立面内。
所述塔身主体正面呈水瓶形,水瓶形塔身上部处存在一缩颈部;所述导线横担位于缩颈部下方,所述地线横担位于缩颈部上方,所述导线横担、地线横担在塔身两侧对称设置。
所述导线横担向塔身两侧的斜上方探出;所述地线横担向塔身两侧的水平向探出,地线横担的末端向上折起。
所述缩颈部及缩颈部以上的塔身正面部位呈官帽形;所述缩颈部下方的塔身正面形状呈锥端向下的钻石形。
所述电力铁塔的中相挂点处设有形如秋千形的活动式挂架。
所述电力铁塔的边相包括横担与拉索的组合结构。
所述电力铁塔的塔身和立柱以60度角钢成型,所述60度角钢的截面呈等边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力铁塔的塔身以两根立柱支撑于安装面上;所述立柱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电力铁塔的塔身和立柱以60度角钢成型,所述60度角钢的截面呈等边三角形;该设计对铁塔的稳定性进行了优化,在结构设计中,与直角角钢相比,当截面面积相同时,60度角钢在设计计算中截面的回转半径更大,可以提高角钢的稳定系数。此外,塔架使用60度角钢的连接节点较90度角钢要简单许多,既能简化施工工序,又能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塔身主体正面呈水瓶形,水瓶形塔身上部处存在一缩颈部;所述导线横担位于缩颈部下方,所述地线横担位于缩颈部上方,所述导线横担、地线横担在塔身两侧对称设置,所述缩颈部及缩颈部以上的塔身正面部位呈官帽形;所述缩颈部下方的塔身正面形状呈锥端向下的钻石形;该设计能有效降低风阻、节约材料,而且具备占地面积小、结构平面稳定、自重轻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力铁塔的的四脚高低腿组合无法满足使用,造成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和塔位附近植被的破坏,不仅破坏了自然景观,而且由于植被的破坏很容易造成山体水土流失,严重时还可能产生滑坡,这给基础边坡和塔位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双柱式塔身可以根据地形需要设计双柱的高低不同,减少土石方开挖。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力铁塔的中相挂点处设有形如秋千形的活动式挂架;该设计具有结构布置简单,横担受力小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力铁塔的边相包括横担与拉索的组合结构;该设计具有构件选材小,结构稳定的优点。
传统四边形铁塔底部的空地一般会加以保护,禁止耕种,而本实用新型所述由于两柱着地点之间距离较大,在满足电气安全距离的情况下,立塔结束后塔底部的土地可以重新耕种利用,尽可能减少基建设施对耕作地永久地侵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柱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60度角钢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秋千形的活动式挂架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秋千形的活动式挂架另一示意图;
图中:1-导线横担;2-缩颈部;3-拉索;4-地线横担;5-活动式挂架;6-立柱;7-塔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景观优化的电力铁塔,所述电力铁塔的塔身以两根立柱6支撑于安装面上;所述立柱6截面呈三角形;两根立柱6互成角度设置;塔身7两侧自下而上安装导线横担1和地线横担4;所述导线横担1、地线横担4、立柱6位于同一垂直立面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万山电力咨询有限公司,未经福州万山电力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16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