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充气多功能汽车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1451.4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5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曹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职北方智扬(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3/10 | 分类号: | B60C2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充气 多功能 汽车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充气多功能汽车轮胎。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慢慢的普及到了每家每户成为了人们必备的代步工具,汽车行业为人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管是人们的出行或是货物的运输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运输或是出行时汽车的轮胎作为汽车设备里消耗和工作量都是最大的,汽车轮胎在出现故障或是某个轮胎气压达不到时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命安全,因此对轮胎的保养维修是重中之重,轮胎在长期的使用中会慢慢的减少气压,若得不到及时的补气加压很可能会发生严重的事故,为了人们出行或运输的安全我们需要一种能够自动充气并且能够保持气压的轮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充气并且能够保持气压的多功能汽车轮胎,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充气多功能汽车轮胎,包括轮胎、轮胎内壁、充气筒、胎芯和轮毂,所述胎芯内设有充气筒,所述充气筒上端使用固定胶固定浇筑于轮胎内壁,所述充气筒下端使用固定胶固定浇筑于轮毂上,所述充气筒上端为活动体,所述充气筒下端为固定体,所述活动体设有充气柄和充气盘,所述固定体设有充气腔、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充气筒外壳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材料。
优选的,所述充气筒数量为四组,且对称设于轮毂四周。
优选的,所述充气柄通过螺纹连接充气盘,所述充气盘四周设有耐腐蚀塑料圈,且与充气腔内壁为密封式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单向阀为进气阀,所述第二单向阀为出气阀。
优选的,所述轮毂内表面设有进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充气多功能汽车轮胎,包括轮胎、轮胎内壁、充气筒、胎芯和轮毂,所述胎芯内设有充气筒,所述充气筒上端使用固定胶固定浇筑于轮胎内壁,所述充气筒下端使用固定胶固定浇筑于轮毂上,所述充气筒上端为活动体,所述充气筒下端为固定体,所述活动体设有充气柄和充气盘,所述固定体设有充气腔、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充气筒未工作时的直径与轮毂表面到车胎内壁的距离相等)胎芯内设有的四组充气筒在汽车轮胎压力减小时,通过地面对行驶的轮胎照成压力状态激活充气筒对轮胎充气,轮胎内气压最小充气越多,当轮胎内的气压达到充气筒未工作时的直径时,充气筒停止工作,本实用新型可永久的保持车胎内的气压。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筒外壳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材料,所述充气筒数量为四组,且对称设于轮毂四周。通过该方案可增加充气筒的使用寿命,若是在汽车长期未使用导致车胎内完全没气时可支撑车体避免车胎被碾压出折痕,可保护轮胎。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柄通过螺纹连接充气盘,所述充气盘四周设有耐腐蚀塑料圈,且与充气腔内壁为密封式设置。该方案可更好的增加充气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向阀为进气阀,所述第二单向阀为出气阀,所述轮毂内表面设有进气孔。此方案为最优方案,当车胎的压力变小时充气筒可通过抽取车胎外部的气体对车胎内进行充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气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轮毂内表面进气孔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胎、2.轮胎内壁、3.充气筒、4.胎芯、5.轮毂、6.活动体、7.固定体、8.充气柄、9.充气盘、10.充气腔、11.第一单向阀、12.第二单向阀、13.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的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职北方智扬(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职北方智扬(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14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