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盖及具有其的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0839.2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0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亮;瞿义生;金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6 | 分类号: | A47J36/06;A47J36/02;A47J36/04;A47J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邹秋爽 |
地址: | 43005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盖本体 锅盖 本实用新型 亲水膜层 内表面 导流部 下边沿 有效地 水滴 打湿 落下 涂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盖及具有其的锅,其中,锅盖,包括:锅盖本体,锅盖本体的内表面成弧形,且锅盖本体的下边沿设有导流部;亲水膜层,亲水膜层涂覆在锅盖本体的内表面。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锅盖容易形成水滴落下打湿食物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盖及具有其的锅。
背景技术
现有锅盖,在加热的过程中,由于食物中的水分被蒸发上升,且由于锅盖存在内外两层之间的温度差,因而,这些水蒸汽凝结在锅盖内表面。时间长了之后,锅盖上凝结的水滴积累到了一定的分量,从而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滴落从而打湿食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盖及具有其的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锅盖容易形成水滴落下打湿食物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锅盖,包括:锅盖本体,锅盖本体的内表面成弧形,且锅盖本体的下边沿设有导流部;亲水膜层,亲水膜层涂覆在锅盖本体的内表面。
进一步地,锅盖还包括过渡层,过渡层设置在锅盖本体和亲水膜层之间以使亲水膜层牢固地涂覆在锅盖本体上。
进一步地,过渡层的厚度在0.5μm至1μm之间。
进一步地,过渡层为Ti膜层、Al膜层、Fe膜层及Cr膜层中的任意一种,或是Ti、Al、Fe和Cr中至少任意两种混合形成的膜层。
进一步地,亲水膜层的厚度在0.5μm至2μm之间。
进一步地,锅盖还包括与导流部相连接的容水部,容水部设置在锅盖本体边缘的内侧。
进一步地,容水部为锅盖本体的下边沿向锅盖本体的中心线方向延伸形成的卷边结构,且卷边结构设有弧形的凹陷部。
进一步地,锅盖本体的下边沿向锅盖本体的中心线方向延伸有支撑边,容水部的截面呈弧形,且容水部与支撑边连接。
进一步地,导流部由容水部的内边沿向下弯折而成,且导流部与容水部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锅,包括锅体和锅盖,锅盖为上述的锅盖。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使用本申请的锅盖时,水汽遇到涂覆在锅盖本体内表面的亲水膜层,由于亲水膜层的亲水性,使得水汽在锅盖本体上均匀铺开而在锅盖上形成水膜从而避免了水汽在锅盖上积极而快速形成水滴。并且,由于锅盖本体的内表面呈弧形,因此,水膜顺着锅盖本体的内表面滑动至锅盖本体的边缘后,顺着导流部流下,导流部的设置使得在锅盖上的水能够导流至合适的位置,避免了滴落至锅内打湿食物。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锅盖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锅盖的A处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图1的锅盖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锅盖本体;20、容水部;30、导流部;40、亲水膜层;50、过渡层。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08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生壶的壶盖
- 下一篇:一种耐热陶瓷煲煲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