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花生联合收获金属丝筛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0646.7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9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冰;彭宝良;胡志超;张延化;曹明珠;王申莹;陈有庆;吴惠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F12/44 | 分类号: | A01F12/4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生 联合 收获 金属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丝筛,尤其是一种花生半喂入联合收获金属丝筛,属于农业收获处理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花生半喂入联合收获摘果部件下落的物料通常含约18%~25%的一定湿度土壤、约70%~80%的新鲜花生,以及断枝、断秧、残膜、叶等杂质,这些物料共同进入花生联合收获机的清选部件。据申请人了解,长期以来,花生联合收获都采用孔筛清选,且提高筛选效率的思路一直集中在如何改进筛选机构上。近期的一些创新可参见申请号为201120244113.8、201410181268.X等中国专利文献。虽然现有技术除孔筛之外,也偶有其它结构的筛网(例如申请号201110331394.5中国专利公开的花生摘果机用一次振动筛),但均完全依赖动力源的振动,因此实践中,不仅能耗大,且由于孔眼较小,很容易卡入茎叶等杂质,导致挂秧和堵塞,影响筛分效果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有效避免挂秧堵塞、从而确保筛分效率的花生联合收获金属丝筛。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花生联合收获金属丝筛包括矩形筛框,所述筛框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具有垂直于输送方向的前挂接板和后挂接板,所述前挂接板和后挂接板分别具有截面呈上凸的外翻挂接边;所述前挂接板的外翻挂接边间隔均布一组金属丝孔和卡丝缝,所述卡丝缝下方设有对应的张紧装置,所述后挂接板的外翻挂接 边均布一组卡丝桥;金属丝的两端分别由卡丝桥的两侧回转后,一端固定于金属丝孔,另一端经过卡丝缝后与对应的张紧装置连接。
这样形成的条筛使较小的断枝、断秧、残膜、叶茎等杂质更容易直接筛落,同时金属丝的自激二次振动使宽度大于筛缝的杂质也能被筛落。采用本实用新型不仅增加了有效筛面;而且金属丝的自激振动作用有效避免了挂秧和堵塞,有利于打散物料层筛除大杂,并且有助于花生的送进,避免拥堵,显著提高了筛分效果和效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相邻两金属丝筛条的圆截面之间形成形状近似上大下小梯形的筛缝,大大增加了筛孔的有效面积,物料穿过筛面下落时,小尺寸物料首先落入筛缝上端大口处,通过上端大口的导入作用被筛落;整条金属丝缠绕在筛面上,清选工作进行时,筛面上下起伏,形成波纹状,这些上下起伏能够使筛分物料沿着筛面前移推进运动过程中,沿着筛丝方向的路径由平滑直线变成了无序波纹形成的纹路,增加了物料被打散、落筛的概率,并且对物料具有导向的作用,因此在结构上提高了小尺寸物料落入筛孔的概率,也增加了筛面的开孔率,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金属丝筛同时具备波纹筛和沉孔筛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前挂接板的外翻挂接边的下方固连有支撑框,所述金属丝张紧装置由位置与卡丝缝对应的张紧螺栓和并紧螺母构成,所述张紧螺栓与支撑框螺纹连接且一端具有穿丝孔。这样,每根金属丝筛条可以独立张紧,张紧度可调得以方便调节到产生理想自激振动的状态,且便于更换。
理论研究表明,两端固定金属丝的振动方程为:
式中,T0为张紧力;ρ为金属丝密度;S为金属丝截面 积;mm为金属丝粘附的清选物质量;A为清选筛的振幅;ω为工作的角频率。其一阶弹性振动的解为:
其中,由于工作角频率ω由清选筛自身工作条件决定,不可随意变动,如果令ω1=ω,则可产生共振,达到增大金属丝弹性振动振幅的目的。由ω1=ω及ω1的表达式,可知张紧装置的张紧度按以下可得到最理想的振动状态:
式中
T0为张紧力,单位是N;
ρ为金属丝密度,单位是kg/m3;
S为金属丝截面积,单位是m2;
mm为金属丝粘附的清选物质量,单位是kg;
n为共振阶数;
l为金属丝长度,单位是m;
τ1为频率比,取值范围0.8~1.2;
按此张紧力公式确定的张紧力,可以最小的功耗获得最佳的清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2中D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06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橘子采集用支撑架
- 下一篇:智能型分离式种养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