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回弹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0367.0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1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宣协;丁国莉;徐红翔;李有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江城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2 | 分类号: | G01N3/52;G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80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回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混凝土回弹仪。
背景技术
混凝土回弹仪是一种用于检测墙壁和桥梁等混凝土件强度的检测设备。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2548023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高强混凝土回弹仪,其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沿其轴向滑移设置有中心导杆;中心导杆位于壳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弹击杆,弹击杆与中心导杆同轴;弹击杆与壳体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弾击拉簧,中心导杆远离弹击杆的一端设置有弾击锤。当检测混凝土件强度的过程中,弾击锤对中心导杆施加冲击力,中心导杆将冲击力传递给弹击杆,弹击杆对混凝土件进行不断的撞击,通过壳体上显示器显示的数值,从而得出混凝土件的强度。
但是,在弹击杆与混凝土件不断的撞击过程中,需要保证弹击杆的轴线垂直于混凝土件的表面;而壳体由人工手持并推动,且弹击杆在振动的过程中壳体也在不断的振动,很难保证壳体的稳定性,所以弹击杆容易产生歪斜,造成检测混凝土件的强度数值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回弹仪,其具有能够有效减少弹击杆歪斜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回弹仪,包括仪器壳体,所述仪器壳体内侧壁同轴滑移设置有弹击杆,所述仪器壳体内部且位于弹击杆的端壁处设置有用于撞击弹击杆的弾击锤,所述仪器壳体外侧壁且位于弹击杆的一端设置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外侧壁沿弹击杆轴向滑移连接有可与混凝土件相抵的抵接通管,所述仪器壳体外侧壁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抵接通管端壁之间连接有用于将抵接通管向导向环方向推动的压缩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持仪器壳体并用力将仪器壳体向混凝土件上抵紧,抵接通管首先与混凝土件相抵,然后压缩弹簧受压,使弹击杆和抵接通管同时与混凝土件相抵;当弾击锤不断的撞击弹击杆时,压缩弹簧通过伸缩,始终保证抵接通管与混凝土件相抵,以防止仪器壳体向下歪斜,从而实现有效减少弹击杆歪斜的效果。此外,抵接通管将弹击杆与混凝土撞击处包裹,能够有效减少撞击时噪音向外的传播,起到降低噪音的效果。另一方面,在运输或搬运的过程中,抵接通管将弹击杆包裹,能够防止弹击杆被撞击或折断,起到保护弹击杆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抵接通管可与混凝土件相抵的端壁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凸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抵接通管与混凝土件相抵时,防滑凸齿能够插入混凝土件的砂砾微孔中,以避免抵接通管端壁在混凝土件表面滑动,提高抵接通管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环朝向抵接通管方向的端壁同轴设置有用于防止压缩弹簧歪斜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外侧壁与压缩弹簧内侧壁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缩弹簧欲歪斜时,压缩弹簧的内侧壁与支撑管外侧壁相抵,以有效防止压缩弹簧歪斜。此外,支撑管能够减小或密封支撑环和抵接通管之间的间隙,以减弱噪音向外部的传递。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环的内部设置有储油腔,所述导向环与抵接通管相贴合的外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均与储油腔相通以用于向抵接通管内侧壁添加油液的添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抵接通管在导向环上滑动的过程中,储油腔内的油液经添油孔溢出,溢出的油液对抵接通管内侧壁进行润滑,以减小导向环与抵接通管之间的摩擦。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环背离支撑环方向的端壁设置有可与抵接通管内侧壁相抵的海绵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油液随抵接通管向混凝土件方向滑动时,海绵环能够将抵接通管外侧壁上油液粘附,以减少油液粘附在混凝土件上。此外,海绵环能够自动对抵接通管内侧壁进行擦拭,以清洁抵接通管内侧壁。另一方面,海绵环具有若干个微孔,具有吸纳噪音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环内侧壁与仪器壳体外侧壁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缩弹簧产生一部分塑性变形后,压缩弹簧的弹力降低,通过转动支撑环,使支撑环对压缩弹簧进行压缩,以恢复压缩弹簧的弹力。
进一步地,所述仪器壳体外侧壁螺纹连接有可与支撑环相抵的锁紧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环与支撑环相抵时,锁紧环与支撑环构成双螺母锁紧结构,从而有效避免支撑环的松动。
进一步地,所述抵接通管内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减弱噪音的消音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击杆与混凝土件相撞击产生的噪音传播至消音孔内,从而起到降低噪音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江城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江城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03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