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豆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0033.3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2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宁;郭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3/044 | 分类号: | A47J43/044;A47J43/07;A47J31/00;A47J3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浆机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厨房电器设备技术,尤指一种豆浆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豆浆机,其金属内杯的侧壁冲压有至少一个扰流筋、金属内杯的底壁或侧壁上焊接有加热装置。此种金属内杯的加工工艺为:金属内杯成型→焊接加热器→抛光金属内杯内表面→压筋,压筋必须在抛光之后,因为压筋后金属内杯内表面不平整、无法再进行抛光(以去除焊接后金属内杯内表面上生成的氧化皮,保证金属内杯的内表面光亮美观)。再者,此种金属内杯在压筋时,扰流筋的下边缘要与加热装置的上边缘有一定的距离,现有工艺的距离要大于20mm,目的是防止在压筋的过程中加热装置与金属内杯之间的焊接层开裂,由于扰流筋的下边缘距离金属内杯底壁的距离较大,扰流筋的扰流效果会减弱,豆浆机的粉碎效率也会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豆浆机,其金属内杯上的扰流筋的扰流效果好,可有效提升豆浆机的粉碎效率。
为了达到本申请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豆浆机,包括杯体和安装在所述杯体上的机头,所述杯体包括:金属内杯,所述金属内杯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涂层、所述金属内杯的侧壁上设置有扰流筋;和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金属内杯的外侧、并处于所述扰流筋的下方、且焊接在所述金属内杯上;其中,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扰流筋之间的轴向距离H为0~20mm。
可选地,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扰流筋之间的轴向距离H为3~10mm。
可选地,所述金属内杯的材质为铝基材,所述加热组件为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围设并焊接在所述金属内杯的外侧壁面或外底壁面上,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扰流筋之间的轴向距离H为所述加热管的上端与所述扰流筋的下端之间的轴向距离。
可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焊接在所述金属内杯的底部处;和加热管,所述加热器焊接在所述导热件的外表面上,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扰流筋之间的轴向距离H为所述导热件的上端与所述扰流筋的下端之间的轴向距离。
可选地,所述导热件为包括下底壁和上侧壁的导热碗,所述导热件的上侧壁的内侧壁面焊接在所述金属内杯的下部的外侧壁面上,所述导热件的下底壁的上表面焊接在所述金属内杯的外底壁面上,所述加热管围设并焊接在所述导热碗的上侧壁的外侧壁面或下底壁的下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导热碗的上侧壁上具有上部贯通的让位缺口,所述扰流筋的下端处于所述让位缺口内,所述加热管处于所述让位缺口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导热件为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上表面焊接在所述金属内杯的外底壁面上,所述加热管焊接在所述导热板的下表面上;或所述导热件为环形的导热筒,所述导热筒的内侧壁面焊接在所述金属内杯下部的外侧壁面上,所述加热管围设并焊接在所述导热筒的外侧壁面上。
可选地,所述加热组件焊接在所述金属内杯的底壁上,所述扰流筋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所述金属内杯的底壁的边缘上;或所述加热组件焊接在所述金属内杯的底壁上,所述扰流筋的下端向下延伸至所述金属内杯的底壁的边缘内,在所述金属内杯的径向上、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扰流筋的内侧。
可选地,在所述金属内杯的侧壁上,所述扰流筋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内表面向内凸出;或在所述金属内杯的侧壁上,所述扰流筋的外表面向外凸出、内表面向外凹陷。
可选地,所述涂层为铁氟龙或陶瓷形成的不粘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豆浆机,金属内杯采用先在侧壁上压筋、再焊接加热组件、最后再在内表面喷涂涂层的方式进行制作,制成之后的金属内杯的内表面结构均一而且美观,无需再进行抛光,能够实现加热组件与扰流筋之间的轴向距离H减小到0~20mm,这样扰流筋的下边缘与金属内杯的底壁之间的距离更小,浆液经加热组件加热沸腾后,浆液内的气泡快速旋转上涌,扰流筋更早地触碰到气泡、对气泡进行破泡,从而减少上升至浆液表面的泡沫;在粉碎过程中扰流筋更容易对杯体底部的浆液进行阻挡、使浆液中的物料更多的翻滚到粉碎刀的位置处进行集中粉碎,扰流筋的扰流效果更好、物料的粉碎效率更高,更好地实现了提升豆浆机粉碎效率的目的。
进一步地,加热组件与扰流筋之间的轴向距离H为3~10mm,加热组件与扰流筋在周向上相间隔,这样加热组件就能够确保完全覆盖在金属内杯的外表面上、并完全与金属内杯的外表面接触,加热组件向金属内杯传热则更均匀、传热效率则更高、扰流筋的扰流效果也更好。在H小于3mm时,由于装配误差,加热组件的上边缘容易覆盖在扰流筋下部的凹陷区域上,该扰流筋下部的凹陷区域内的杯壁并不能够与加热组件接触,致使加热组件在该处的导热性能下降,会影响加热组件的传热效率和向金属内杯传热的均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00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