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可靠性的单座调节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18878.9 | 申请日: | 2017-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7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洋 |
| 主分类号: | F16K27/02 | 分类号: | F16K27/02;F16K27/12;F16K1/32;F16K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王俊 |
| 地址: | 074000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靠性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可靠性的单座调节阀。
背景技术
单座调节阀阀体内有一个阀芯和一个阀座,具有泄漏量小的特点。该阀不平衡力大,其允许压差较双座阀小,在高压差、大口径时,最好配上阀门定位器。公称通径≥25mm的阀为双导向结构,只要改变阀杆与阀芯的连接位置就可实现液体介质的导通或截止。而现有结构的单座调节阀的联接方式大多采用传统的螺栓紧固件,在阀盖和阀体上设置安装孔,然后通过螺栓进行固定,采用该方式具有如下缺点:
1、由于需要分别在阀盖和阀体上开设安装孔,这对阀体和阀盖的整体刚度结构会造成影响,容易造成阀盖的损害;另外,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如果操作和使用不当,还会造成螺栓断裂在安装孔内,难以拆除,此时就可能需要更换阀盖,甚至还需要更换阀体,使得设备维修和更换极为不便,维修更换时间变长,即影响使用又很不安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由于阀盖和阀体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不能满足防止贵重物质和剧毒介质外泄的要求,造成阀盖和阀体之间的密封性变差,液体容易从两者之间的缝隙中泄露出来,容易导致对人身的伤害,或者给客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由于阀盖和阀体之间采用的是螺栓直接固定连接。在安装时,无法将阀盖和阀体之间的安装孔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导致螺栓固定时需要经常调整上下安装孔之间的位置,使得装卸非常缓慢。
4、现有的单座调节阀只能对液体介质进行导通或截止的控制,如果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液体介质进行过滤,则需要跟换具有过滤功能的调节阀,而无法在普通的调节阀上实现该功能,如此一来就大大增加了设备的使用成本和人工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5、通常阀体进流道的阀腔往往设计成凹槽状,在维修过程中进流道内的积水会流出进流道,不仅给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对人体有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的单座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可靠性的单座调节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置有阀盖,所述阀盖内设置有阀杆组件,所述阀杆组件下端通过导向套与设置在阀体内的阀芯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阀芯组件通过阀座与阀体密封连接;所述阀杆组件的上半部分与阀盖之间设置有填料组件;所述阀盖的下端与所述阀体相配合部分设置有圆形阀盖凸缘,所述阀体的上端与所述阀盖相配合部分设置有圆形阀体凸缘,所述圆形阀盖凸缘的外边缘向下设有第一锲型斜面,所述圆形阀体凸缘的外边缘向上设有第二锲型斜面;所述第一锲型斜面与所述第二锲型斜面配合后形成凸缘环外双面锲型斜面;所述凸缘环外双面锲型斜面外部卡套有两个半圆形抱箍,所述半圆形抱箍内部空心并设有与所述凸缘环外双面锲型斜面相配合的抱箍内双面锲型斜面;所述半圆形抱箍之间通过螺栓紧固件连接;其中,所述阀杆组件包括外阀杆和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外阀杆内的内阀杆;所述阀芯组件包括外阀芯和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外阀芯内的内阀芯;所述外阀杆的下端与所述外阀芯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内阀杆的下端穿过所述外阀芯与所述内阀芯的上端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外阀芯呈中空的圆柱状结构,其内部形成有腔体;所述腔体中部位置设置有可将该腔体区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的密封内限位环;所述密封内限位环的下部位于所述外阀芯的底端上开设有多个粗过滤孔,所述密封内限位环的上部位于所述外阀芯的两侧上开设有多个细过滤孔;所述内阀芯的主体呈圆柱状结构,所述内阀芯的主体上端延径向设置有与所述密封内限位环相配合的密封外限位环;所述密封内限位环的内径小于所述密封外限位环的外径,并大于所述内阀芯的主体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的阀腔底部设置有排杂泄流阀。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阀盖凸缘与所述圆形阀体凸缘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阀杆组件的下半部分还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密封套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阀盖凸缘的下端面向下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圆形阀体凸缘的上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相对应的定位盲孔。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销的底端向上设置有一缓冲盲孔,所述缓冲盲孔内设置有一可抵接在所述定位盲孔内的缓冲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洋,未经张海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88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