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离心泵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8790.7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5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谭厚科;张峥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森和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00 | 分类号: | F04D1/00;F04D29/42;F04D29/66;F04D29/24;F04D2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6 | 代理人: | 王芳 |
地址: | 710043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离心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动力领域,涉及流体输送系统,具体为一种高效离心泵。
背景技术
自2014年9月发改委、环保部及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要求各燃煤单位进行节能减排的优化改造。在燃煤动力工厂中,泵和风机消耗的能源占整个工厂能源的60%-70%左右,因此,要进行节能改造,首先应从泵和风机进行节能改造,采用高效泵和高效风机,并且匹配系统,这样才能充分的节约能源,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离心泵,高效离心泵包括吸入室,叶轮,压水室和扩散管;此泵在运行时效率更高,可达90%以上,并且泵运行时振动和噪声小,输送介质范围广,安装应用比较简单。
一种高效离心泵,包括壳体、叶轮、压水室和扩散管,所述壳体和吸入室相连通;
所述吸入室包括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和出口都为圆形,所述入口到出口的内壁为弧形,且入口的直径小于出口的直径;
所述叶轮偏心安装在壳体中,所述吸入室的出口与叶轮的中心相连通,所述叶轮外边缘与壳体之间形成压水室,压水室与叶轮相连通,所述压水室和扩散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叶轮的叶片带有弯曲角度,所述弯曲角度为5°~15°。
进一步地,所述扩散管为锥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压水室为螺旋形结构,所述压水室的出口处设置有圆弧形的倒角。
本实用新型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吸入室采用弧形缩放结构,通过数值分析模拟,对不同大小的离心泵采用不同弧形半径的弧形吸入室,达到吸入室流动损失小,泵的抗汽蚀好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叶轮采用一定弯曲角度的叶片,材料采用耐磨的陶瓷钢,叶轮做功效率更高;
(3)本实用新型的压水室采用螺旋形压水室,并且在出口处设置一定圆弧形的倒角,弧度大小通过数值模拟确定,这样离心泵损失更小,可适当提高离心泵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弧形缩放吸入室结构图;
图2为高效离心泵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压水室的结构图;
图中标号代表:1—吸入室;2—叶轮;3—压水室;4—扩散管;5—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离心泵,如图1,2所示,包括壳体5、叶轮2、压水室3和扩散管4,所述壳体5和吸入室1相连通;
所述吸入室1包括入口和出口,所述入口和出口都为圆形,所述入口到出口的内壁为弧形,且入口的直径小于出口的直径;
所述叶轮2偏心安装在壳体5中,所述吸入室1的出口与叶轮2的中心相连通,所述叶轮2外边缘与壳体5之间形成压水室3,压水室3与叶轮相连通,所述压水室3和扩散管4相连通。
所述吸入室1用于将流体吸入叶轮2中;所述叶轮2用于给流体升压;所述压水室3用于流体通过叶轮升压达到一定压力后,通过压水室排出;所述扩散管4通过输送压水室排出的流体。
本实施例的吸入室采用弧形缩放结构,通过数值分析模拟,对不同大小的离心泵采用不同弧形半径的弧形吸入室,达到吸入室流动损失小,泵的抗汽蚀好的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叶轮2的叶片有一定弯曲角度,所述弯曲角度为5°~15°。
本实施例的叶轮采用一定弯曲角度的叶片,材料采用耐磨的陶瓷钢,叶轮做功效率更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扩散管4为锥形结构。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压水室3为螺旋形结构,所述压水室3的出口处设置有圆弧形的倒角。
本实施例的压水室采用螺旋形压水室,并且在出口处设置一定圆弧形的倒角,弧度大小通过数值模拟确定,这样离心泵损失更小,可适当提高离心泵的效率。
工作过程:
流体首先经过弧形缩放吸入室进入叶轮,采用弧形缩放吸入室,吸入室流动损失小,泵的抗汽蚀效果好;然后流体通过叶轮升压,达到一定的压力后通过压出室排出,进入扩散管输送到所需要的地方。此压出室采用螺旋形压水室,并且在出口处设置一定圆弧形的倒角,弧度大小通过数值模拟确定,这样离心泵损失更小,可适当提高离心泵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森和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森和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87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