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颅骨愈合能力的可降解颅骨锁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8465.0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5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贾旺;于晓明;谭丽丽;陈军修;杨柯;李钋;胡旭;曹强;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都积信康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崔晓蕾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颅骨锁 颅骨 本实用新型 愈合能力 可降解 连接丝 感染 愈合 三明治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可降解复合材料 可生物降解 颅骨缝隙 颅骨缺损 生物活性 植入材料 发生率 功能丝 镁合金 锁片锁 下锁片 纯镁 锁片 填补 | ||
为了解决颅骨缺损快速愈合及感染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颅骨愈合能力的可降解颅骨锁,颅骨锁锁片采用具有“三明治”结构的可降解复合材料,连接丝采用纯镁或镁合金或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采用连接丝的方式将上下锁片锁紧,上、下锁片之间设计了功能丝,并使其填补于颅骨缝隙。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植入材料生物活性差及感染问题,该颅骨锁可加速颅骨愈合、降低感染发生率、并可生物降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外科治疗用颅骨锁,特别提供了一种提高颅骨愈合能力的可降解颅骨锁。
背景技术
颅骨锁是用于开颅手术后骨瓣固定的一种医疗器械。开颅手术后颅骨锁能迅速达到骨瓣临床固定要求,操作简便,旋紧快速,夹紧牢固,节省手术时间。
目前临床用的颅骨锁按材料分,主要分为不可吸收和可吸收两种。不可吸收的颅骨锁由钛合金制成,由于其在体内的生物稳定性,需长期存在于人体中,该颅骨锁不适合用于青春期前的少年儿童。对于成人而言,颅骨锁的长期存在,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适。可吸收的颅骨锁主要由聚乳酸高分子材料制成,例如上海立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颅骨锁产品由82%多聚左旋乳酸和18%聚羟基乙酸制成,可在手术后12-18个月内完全被人体吸收。可吸收颅骨锁可减少术后由于颅骨锁造成的骨生长抑制、置入物移位、置入物可触及、温敏反应发生等可能性,不影响手术后CT/MRI成像,有助于术后病灶部位的复查,尤其有利于手术后需要继续接受放疗的患者。然而,由聚乳酸制成的颅骨锁,由于聚乳酸的力学强度低,不利于颅骨锁的坚强固定,使其应用受限。而且聚乳酸降解产生酸性环境,不利于骨瓣与颅骨的愈合,甚至可能会导致骨瓣坏死。
另外,由于在手术中将骨瓣与颅骨分离时,往往造成骨瓣与颅骨之间形成了约3mm宽的骨缺损。基于现有颅骨锁的三点固定设计,很难对该骨缺损的愈合产生促进作用,而且在固定不牢固的情况下,有可能会使骨瓣游离,进而使骨瓣缺乏血运而坏死,因而也成为目前颅骨锁应用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目前颅骨固定材料使用过程中颅骨愈合慢、感染、不可降解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颅骨愈合能力的可降解颅骨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颅骨愈合能力的可降解颅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颅骨锁包括上锁片1、下锁片2、用于连接上锁片1和下锁片2的连接丝,以及位于两个锁片中间、沿颅骨缺损缝隙延伸的功能丝3;
所述上锁片1、下锁片2为“三明治”结构,其上下两层为可降解、含有钙磷成分且具有生物活性的陶瓷材料层,中间层为纯镁或镁合金材料层;上锁片1沿径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11;下锁片2沿径向均匀设置有与第一通孔11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21;
所述功能丝3为上锁片1或下锁片2直径部位的凸起,该凸起向两侧延伸至任意长度,其高度(优选为1~6mm)小于等于颅骨的厚度,宽度为下锁片2直径的1/6~1/3,且小于等于颅骨骨瓣和颅骨间的缝隙宽度。
使用时,将上锁片1、下锁片2内表面对应放置,将连接丝一端依次穿过多个对应的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后,将上锁片1、下锁片2植入固定位置,并拉紧连接丝将上下锁片锁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三明治”结构的上下两层厚度为5-200μm,中间层厚度为0.8-1.5mm。
进一步优选,所述上锁片1和下锁片2均为圆形,直径为5-15mm,具有齿状外边缘。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21的孔径均为0.3~1.0mm,所述第一通孔11的个数优选为4个。
进一步优选,可设置加长功能丝,即通过在加长功能丝和功能丝3的一端设置连接柱,另一端设置第三通孔,使一条加长功能丝的连接柱插入功能丝3或其它加长功能丝的第三通孔,从而将多个功能丝连接在一起。连接柱直径优选为0.3~1.0mm,且小于第三通孔的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都积信康健康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都积信康健康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84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胸骨板
- 下一篇: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