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胎喷胶生产线的打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8277.8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7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川超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36 | 分类号: | B24B5/36;B24B5/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胎 生产线 打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胎喷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轮胎喷胶生产线的打磨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及其他车辆上使用的轮胎在驶过路面上钉、玻璃碴等比较尖锐的物体时,其轮胎经常会被这些尖锐的物体刺破,使轮胎发生漏气、爆胎等情况,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严重威胁车辆内部乘员及车外车辆、行人的安全。现有的解决办法是通过轮胎喷胶机在轮胎的内表面喷涂一层高黏度、高弹性的高分子记忆合成胶料。在轮胎被钉子或其他穿刺物扎破时,该高分子记忆合成胶料可迅速的将扎破口封堵从而起到防漏的作用。
若是轮胎内壁过于光滑,则防漏胶不易牢固的粘在轮胎的内壁上,久而久之防漏胶会出现局部脱落,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需要在喷胶通过打磨工艺来改变轮胎内壁的粗糙度,以实现更好的喷胶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轮胎喷胶前实现自动化打磨的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轮胎喷胶生产线的打磨机构,包括机架、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支撑板、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支撑杆、打磨头和马达,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分别固定安装在机架的侧梁和顶梁上,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向下倾斜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上,所述支撑板下端通过转轴安装在第二安装板上,所述支撑板左侧开设有卡扣式滑槽并且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转轴安装在滑块上,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支撑板右侧,所述支撑杆后端固定安装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支撑杆前端设置为L型折弯结构,所述打磨头通过旋转连接座安装在支撑杆上,所述马达固定设置在支撑杆上,并且打磨头的转轴与马达的驱动轮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上还设置有马达开关,所述马达开关通过电路连接至马达。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向下倾斜的角度设置为30°~4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可实现轮胎自动化打磨,打磨完成后,轮胎内壁的粗糙度增大,提高了后续喷胶工艺的喷胶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支撑板与滑块之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轮胎喷胶生产线的打磨机构,包括机架1、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3、支撑板4、第一气缸5、第二气缸6、支撑杆7、打磨头8和马达9,所述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3分别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侧梁和顶梁上,所述第一气缸5的缸体向下倾斜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上,所述支撑板4下端通过转轴安装在第二安装板3上,所述支撑板4左侧开设有卡扣式滑槽并且滑槽内设置有滑块41,滑块41设置为T字型结构,因此滑块41不会从滑槽中脱出,所述第一气缸5的活塞杆通过转轴安装在滑块41上,所述第一气缸5的活塞杆与滑块41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第二气缸6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支撑板4右侧,所述支撑杆7后端固定安装在第二气缸6的活塞杆上,所述支撑杆7前端设置为L型折弯结构,所述打磨头8通过旋转连接座安装在支撑杆7上,所述马达9固定设置在支撑杆7上,并且打磨头8的转轴与马达9的驱动轮相连接,所述马达9通过电路连接至供电装置。
其工作方式为:首先第二气缸6推动支撑杆6向前运动,当支撑杆6前端的打磨头8伸入到轮胎11内部之后,第二气缸6停止动作,此时,第一气缸5启动并推动支撑板4顺时针旋转,由于打磨头8通过支撑杆6安装在支撑板4上,因此打磨头8会随着支撑板4的旋转与轮胎11的内部相接触,此时马达9起动并驱动打磨头8实现对轮胎11内壁打磨;打磨工作完成后,马达9停止工作,第一气缸5启动并带动支撑板4逆时针旋转,支撑板4旋转至直立状态后,第一气缸5停止动作,此时,第二气缸6启动并通过支撑杆6带动打磨头8移除轮胎11内壁,为下一次打磨工作做准备。
在实际使用中,为了便于对马达9的启闭状态进行控制,所述支撑杆7上还设置有马达开关10,所述马达开关10通过电路连接至马达9。
作为第一气缸5优选设置的安装角度,所述第一气缸5的缸体向下倾斜的角度设置为30°~45°。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川超轮胎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川超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82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运动捕捉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能实现调节的护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