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7461.0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3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利;张杰;张斌;梁奕;奚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特斯维能源(太仓)有限公司;无锡海润光伏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6 | 分类号: | H05K5/06;H05K5/04;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154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供电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了减少光伏组件与逆变器之间的连线,方便维护,汇流箱作为配套节能产品被大范围的应用于各个光伏发电系统,以其成本低廉、电气技术简单、节能减耗而得到广大客户的认可,然而其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汇流箱中插装有分布式控制板,分布式控制板是将控制板安放在汇流之前的支路上,一组光伏组件通过PV电缆连接充电管理汇流箱内隔离负荷开关的输入端,隔离负荷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板的输入端,电能经控制板输出端至母排汇聚,最终充入蓄电池。
控制板的安装维护专业技术要求高,控制板安装在母排和隔离负荷开关上,需精准定位才能安装固定。控制板无防护,控制板裸露在外,人工操作时极易触碰。控制板不能完全散热,控制板与散热器接触面积小,散热慢。控制板不能独立工作,控制板只是一块电路板,无其他器件辅助无法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控制板存在的安装维护专业技术要求高、无防护、散热效果差、不能独立工作的技术问题。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控制器,包括:
一端开口、内部中空的壳体;
底板,其封装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所述壳体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容置腔;
控制板,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控制板上安装有发热器件的一面与所述底板贴合。
其中,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底板通过硅胶固定,所述壳体与所述底板之间通过硅胶固化层密封。
其中,所述壳体与所述底板的一端对应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控制器的安装孔,所述壳体与所述底板的另一端对应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控制器的定位孔。
其中,所述安装孔为圆形通孔,用于容置螺栓,所述定位孔为U形滑槽,用于夹持螺栓实现控制器安装定位。
其中,所述壳体的开口的处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凸出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
其中,所述底板的大小与所述翻边的边缘相适应。
其中,所述壳体的两端均开设有走线孔。
其中,所述壳体由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底板由铝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控制器,通过壳体和底板将控制板封装,防止安装时误触控制板,安装维护方便,且防尘防水;将控制板上安装有发热器件的一面与底板贴合,增大散热面积,散热效果好,延长了使用寿命;控制器可独立工作,不需要其他辅助器件,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2、底板;3、控制板;4、发热器件;5、安装孔;6、定位孔;7、走线孔;
11、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控制器,包括壳体1、底板2和控制板3。
壳体1的一端开口、内部中空,底板2封装于壳体1的开口处,壳体1与底板2之间形成容置腔,控制板3位于容置腔内,控制板3上安装有发热器件4的一面与底板2贴合。
通过壳体1和底板2将控制板3封装,防止安装时误触控制板3,安装维护方便,且防尘防水;将控制板3上安装有发热器件4的一面与底板2贴合,增大散热面积,散热效果好,延长了使用寿命;控制器可独立工作,不需要其他辅助器件,应用范围广。
控制板3与底板2通过硅胶固定,壳体1与底板2之间通过硅胶固化层密封,即壳体1与底板2的接缝处用硅胶固化填充,使控制器模块化。通过硅胶密封,避免潮湿的空气进入而影响控制板3的可靠性,进而提高控制器的安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且控制器为一个整体,便于运输和安装。
壳体1与底板2的一端对应设置有用于安装控制器的安装孔5,壳体1与底板2的另一端对应设置有用于定位控制器的定位孔6。其中,安装孔5为圆形通孔,用于容置螺栓,定位孔6为U形滑槽,用于夹持螺栓实现控制器安装定位。
壳体1的开口的边缘处设置有翻边11,翻边11凸出于壳体1的外表面设置。底板2的大小与翻边11的边缘相适应,底板2与翻边11接触密封配合,防止水进入控制器内。
壳体1的两端均开设有走线孔7,用于控制板3上的导线穿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特斯维能源(太仓)有限公司;无锡海润光伏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奥特斯维能源(太仓)有限公司;无锡海润光伏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74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