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肢抬高垫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7381.5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1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黄丽华;蒋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付倩 |
地址: | 54100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肢 抬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肢抬高垫,包括上垫板和用于增加上垫板高度的下垫板,所述下垫板可拆卸的处于所述上垫板的下方;在所述上垫板的上表面设有与患者下肢小腿相匹配的凹槽,所述上垫板的末端设有保持患者脚掌处于中立位的挡块,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气囊;所述斜面上或所述下垫板超出所述上垫板部分上且对应患者膝关节的位置处可拆卸的设有垫块所述垫块的顶部为保持膝关节的功能位的曲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得下肢神经损伤患者其脚掌能保持中立功能位(脚掌与腿部垂直状态);加强患肢的血液循环,避免患肢皮肤出现压疮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膝关节处设置垫块,并且垫块上表面为与膝盖弯曲状相匹配的曲面,防止造成膝关节僵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肢抬高垫。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疗治理过程中,遇到下肢骨折及软组织挫伤的患者时,需要用专门的下肢垫垫于患者小腿下方抬高,现有的下肢垫一般仅仅在上面开设带有放置小腿的凹槽,存在如下缺陷:
1.膝关节处无抬高功能,易造成关节僵硬;
2.末端无挡板,对于下肢神经损伤患者其脚掌不能保持中立功能位;
3.小腿直接放置在下肢垫的凹槽内易照成患肢皮肤出现压疮,影响血液循环,有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4.石膏固定患者下肢后,因石膏塑型后会变硬,导致患者的脚跟处于悬空状态,最终不能满足其抬高需要,严重影响患者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肢抬高垫。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下肢抬高垫,包括上垫板和用于增加上垫板高度的下垫板,所述下垫板可拆卸的处于所述上垫板的下方;在所述上垫板的上表面设有与患者下肢小腿相匹配的凹槽,所述上垫板的末端设有保持患者脚掌处于中立位的挡块,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气囊;
所述上垫板的前端设有顺应患者大腿生理曲度的斜面,所述下垫板前端超出所述上垫板前端一部分,所述斜面上或所述下垫板超出所述上垫板部分上且对应患者膝关节的位置处可拆卸的设有垫块,所述垫块向上延伸后其顶部与患者的膝关节接触,并且所述垫块的顶部为保持膝关节的功能位的曲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下肢垫在末端设置挡板,使得下肢神经损伤患者其脚掌能保持中立功能位(脚掌与腿部垂直状态);凹槽的底部设有气囊,加强患肢的血液循环,让肌肉得到放松,舒缓神经减少疼痛,减轻肿胀,避免患肢皮肤出现压疮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膝关节处设置垫块,并且垫块上表面为与膝盖弯曲状相匹配的曲面,防止造成膝关节僵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凹槽的底部且对应患者脚跟的位置处设有竖直布置的U型垫,所述U型垫上的凹槽用于放置患者的脚跟以防止脚跟悬空。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避免患肢上石膏后其脚跟处于悬空状态。
进一步,所述上垫板的两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凹槽内的下肢的约束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固定患肢以减少患肢的再次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垫块处于下垫板上);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除去下垫板和约束带);
图3为垫块处于斜面上主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上垫板,2、下垫板,3、凹槽,4、挡块,5、气囊,6、斜面,7、垫块,8、U型垫,9、约束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73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