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相针式滤器的注射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17064.3 | 申请日: | 2017-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3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 发明(设计)人: | 何敏超;袁振宏;许敬亮;孔晓英;吕鹏梅;余强;李惠文;王忠铭;刘云云;王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001 | 代理人: | 方燕,莫瑶江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液相针式 滤器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然科学研究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液相针式滤器的注射器。
背景技术
诸多领域的科学研究及社会生产都会用到液相色谱技术,如:生物化工(纤维乙醇、生物柴油、纤维丁醇、微藻乙醇、琥珀酸、衣康酸、厌氧发酵生产沼气等)、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石油地质)、有机合成、食品发酵(乙酸食醋、酒精、乳酸)、环境保护(有毒有害的大气污染物、水质和农药残留的土壤污染物)等。科学技术人员在进行液相色谱时,需要借助注射器和针式滤器先将样品转入液相小瓶然后再进行液相检测。
当前,在使用注射器进行液体样品的吸取时,注射器尖利的金属质针头可能会划破或者刺破实验人员的手指。在将注射器吸入的液体压入针式滤器之前,需要卸掉尖利的针头,并给针头戴上针鞘。在试验样品较少的情况下,卸掉针头和戴上针鞘的操作不会带来多少实验操作。在样品数量较多(40~200个)的情况下进行液相色谱实验时,则需要简化整个取样及过滤的操作步骤。如能省略掉拆卸针头的操作步骤,可以减少实验操作的失误和节省实验操作的时间,最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实验人员的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实验耗材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快速卸掉针头的用于液相针式滤器的注射器。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液相针式滤器的注射器,包括筒体,针头拆卸装置和设置于所述的筒体前端的针座,所述的针头拆卸装置包括退针套筒、推杆滑道和设置于所述的推杆滑道内部的推杆,所述的筒体外表面一侧设置有体积刻度线,另一侧设置有所述的推杆滑道,所述的退针套筒的前端套设于所述的针座的外部,后端套设于所述的筒体的外部,所述的退针套筒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的推杆扣接的退针套筒卡口,所述的推杆内部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的筒体的外部设置有复位所述的滑动机构的挡板。该注射器在注射器筒体上通过卡口的扣合作用及滑动机构的复原作用,可以实现注射器针头的快速拆卸。退针套筒后端位于推杆滑道内侧,由退针套筒上设置的凸起方块提供楔形撑力,以便在轴向上固定退针套筒和推杆不内外晃动。
优选,所述的滑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的推杆上的复位弹簧卡座、设置于所述的复位弹簧卡座上的复位弹簧和设置于所述的复位弹簧两侧的复位弹簧卡槽。
优选,所述的推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退针套筒卡口扣接的推杆卡口。本实用新型通过退针套筒的推杆卡口与推杆上的套筒卡口相扣合,使退针套筒与推杆结为一体,通过注射器筒体相应位置的复位弹簧挡板及推杆上的复位弹簧来完成针头的推卸及推杆位置的复原。
优选,所述的筒体的后端设置有剂量推杆和带动所述的剂量推杆运动的芯杆按手。通过剂量推杆和芯杆按手使注射器吸入液体样品。
优选,所述的体积刻度线为1.0~5.0mL。
进一步,所述的体积刻度线为1.5mL或2.0mL。筒体上有体积刻度线,体积刻度线分为数字标注侧及刻度线基线侧,注射器具有不同的体积规格,体积刻度线根据注射器的规格设置。
优选,所述的推杆上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的推杆滑动的推杆按手。
优选,所述的推杆滑道和所述的筒体一体成型,所述的筒体上还设置有筒体按手。推杆滑道与注射器的筒体一体成型。通过推杆滑道与筒体的一体成型来固定推杆,只能沿滑道上下移动而不会垂直注射器轴向进行内外晃动。筒体按手与推杆按手的配合使用,使针头拆卸装置快速卸除针头。
优选,所述的筒体、推杆滑道、推杆和退针套筒的材质为聚丙烯材料。注射器的筒体、推杆滑道、推杆及退针套筒都是由硬质塑料制成,在本实用新型中选用的材料为聚丙烯。
优选,所述的针座上连接有针头,所述的针头的前端设置有与针式滤器滤头扣接的滤头接入端。针头的材料为塑料材料,如果该注射器使用的塑料针头或者塑料枪头,则可以省略尖利针头与塑料针鞘套合的防刺伤步骤,从而在较大程度上节省了实验时间、减小了实验耗材的消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70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取放高处书本的书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智能密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