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车削涨紧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6604.6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9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周远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精确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1/40 | 分类号: | B23B3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528467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车削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床加工技术,尤其涉及双向车削涨紧工装。
背景技术
在车床加工空心管工件的长度时,大多是采用卡盘三爪涨紧空心管工件一端,加工另一端;在调头涨紧加工好空心管工件的一端再加工另一端,使得加工的工序繁多,相对耗时长,难以保证空心管工件两端的同心度,现亟需发明一种设备来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车床加工空心管工件的工序繁多,难以保证空心管工件同心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车削涨紧工装。
本实用新型双向车削涨紧工装包括固定锥套、锥套拉杆和索咀套;所述固定锥套的前端为中空圆环型,其中央部位设置有圆形孔,所述固定锥套中间部位设置有锥面;所述锥套拉杆的的前端为圆形长形杆,其贯穿在所述固定锥套的中央部位设置的圆形孔中,所述锥套拉杆的最后端的设置有锥面;所述索咀套为一环型圆筒,其具有一定的弹性,所述索咀套覆盖部分所述固定锥套,其与所述固定锥套围成的空间包裹所述锥套拉杆,所述索咀套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锥面,其前端的锥面与所述固定锥套中间部位的锥面相配合,其后端的锥面与所述锥套拉杆最后端的锥面相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双向车削涨紧工装通过选择与所述空心管工件适配的所述锥套拉杆和索咀套的尺寸,一次装夹就完成了加工,大大缩短装夹时间,同时也保证两端的同心度,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向车削涨紧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双向车削涨紧工装安装有空心管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双向车削涨紧工装安装在车床上的剖面示意图。
11,固定锥套;12,锥套拉杆;13,索咀套;21,空心管工件;22,刀具;31,车床主轴;32,车床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双向车削涨紧工装1包括固定锥套11、锥套拉杆12和索咀套13。所述固定锥套11的前端(此处及后述的“上”、“下”、“前”、“后”为相对位置,并非绝对定义,同时可以理解为上面颠倒时也即成为下面)为中空圆环型,其中央部位设置有圆形孔,所述固定锥套11中间部位设置有锥面;所述锥套拉杆12的的前端为圆形长形杆,其贯穿在所述固定锥套11的中央部位设置有圆形孔中,所述锥套拉杆12的最后端的设置有锥面;所述索咀套13为一环型圆筒,其具有一定的弹性,所述索咀套13覆盖部分所述固定锥套11, 其与所述固定锥套11围成的空间包裹所述锥套拉杆12,所述索咀套1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锥面,其前端的锥面与所述固定锥套11中间部位的锥面相配合,其后端的锥面与所述锥套拉杆12最后端的锥面相配合。
请参阅图3,当客户需要车床加工空心管工件21时,先选择与所述空心管工件21适配的所述索咀套13和所述锥套拉杆12,再把需要车削的所述空心管工件21套在所述索咀套13上,把所述固定锥套11与车床主轴31连接固定,所述锥套拉杆12与车床拉杆32连接,当所述车床拉杆32在拉力F作用下运动时,所述锥套拉杆12也跟着运动,所述锥套拉杆12最后端的锥面挤压所述索咀套13的锥面,迫使所述索咀套13弹性变形向外涨大,从而达到涨紧所述空心管工件21的目的,此时车床可以在所述空心管工件21两端的刀具22上进行车削作业。当所述车床拉杆32给反向作用力时,所述锥套拉杆12就会松开所述索咀套13,所述索咀套13就会自身收缩成原来的大小,从而使所述空心管工件21处于松开状态,此时再拿出所述空心管工件21完成整个装夹加工过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双向车削涨紧工装1通过选择与所述空心管工件21适配的所述锥套拉杆12和索咀套13的尺寸,一次装夹就完成了加工,大大缩短装夹时间,同时也保证两端的同心度,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实用新型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精确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中山精确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66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筒体卧车加工工装
- 下一篇:一种汽车零部件打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