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器的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6425.2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5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姚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嘉生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204 | 分类号: | F16J15/3204;B01F7/18;B01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4602 山西省运***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器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器的密封装置,属于混合器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原混合器的密封润滑油普遍使用黄油润滑,且易漏油的问题,物料也极易进入减速机箱内,由于减速机的输出和输入轴的长时间不间断旋转,必然会造成密封件的摩擦损耗,因密封间隙过大而形成黄油渗漏,从而加速齿轮的磨损,甚至使旋转轴损坏而停止转动,以至于整机不能正常工作,造成设备损坏频繁,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以及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磨损小、不易漏油、使用寿命长、经济性能高的混合器的密封装置。
一种混合器的密封装置,包括减速机、螺纹联接、压盖、减速机下部轴、螺旋槽、混合搅拌叶片、混合器简体、油封;减速机上设有螺纹联接,螺纹拧紧时能产生很大的轴向力,它能方便地实现自锁功能,且螺纹联接可拆装;压盖尺寸大,压盖与减速机下部轴接触处设有两个油封台阶,起到密封效果;润滑油为机油,在各配件的间隙中形成油膜,保证密封作用且不易漏油;在密封部位的轴周表面设有螺旋槽,轴转动时对充满螺旋槽内泄漏的机油产生向内的轴向推力,从而达到减少机油泄漏的目的,螺旋槽窄而宽,螺旋角小,螺旋密封工作时磨损小,使用寿命长,且有良好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压盖的大尺寸设计和螺旋槽的设计有效减少了机油泄漏问题,且零件间磨损小,两个油封台阶设计增加了油封唇口的使用寿命,有效减少了漏油,同时防止外界灰尘和物料进入减速器内造成设备损坏频繁,增加了对设备的保护,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以及产量。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混合器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密封装置频繁磨损损坏漏油及更换问题,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器的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减速机;2.螺纹联接;3.压盖;4.减速机下部轴;5.螺旋槽;6.混合搅拌叶片;7.混合器简体;8.油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混合器的密封装置,包括减速机1、螺纹联接2、压盖3、减速机下部轴4、螺旋槽5、混合搅拌叶片6、混合器简体7、油封8。
减速机1上设有螺纹联接2,螺纹拧紧时能产生很大的轴向力,它能方便地实现自锁功能,且螺纹联接可拆装;压盖尺寸大,压盖与减速机下部轴接触处设有两个油封台阶,起到密封效果。
密封唇与减速机下部轴4的接触情况,是影响密封效果的关键。若轴颈表面过于粗糙,其凸出部分穿过极薄的油膜与密封唇口易干接触,从而导致油封磨损,故轴颈的表面粗糙度应控制在Ra0.2-0.8μm,淬火深度至少为0.3 mm。
在密封部位的轴周表面设有螺旋槽5,轴转动时对充满螺旋槽内泄漏的机油产生向内的轴向推力,从而达到减少机油泄漏的目的,螺旋槽5窄而宽,螺旋角小,螺旋密封工作时磨损小,使用寿命长,且有良好密封性能。
安装油封8前,必须先检查油封8的质量,如发现唇口有缺隙和裂口、橡胶老化、弹簧生锈或失效等,均不能使用。同时,必须严格控制油封8安装孔的公差,如果孔径过大,油封8与孔之间就会有间隙,造成漏油;相反,如果孔径过小,油封8就会变形,无法使用。
由于在安装孔带台阶,安装工具须将油封8压至台阶的端面。应设计专用的工位器具和专用工装,确保油封8密封处轴颈表面不被划伤、油封8唇口不损坏以及油封8唇口安装方向正确。如果唇边锁簧较松,可剪去10-15mm,将锁簧首尾牢固相连,装配时一定要用专用的压套,轻轻压进油封8孔座,切不可敲打,更不准用锤子直接敲打油封。
润滑油为机油,在各配件的间隙中形成油膜,保证密封作用且不易漏油。由于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机械的摩擦作用,加上搅动剪切和空气的侵入,容易氧化变质、形成大量磨粒,一旦进入油封配合面将引起油封泄漏。建议新设备在二次试机时应换油,使初期经剧烈磨损而产生的微粒及时排出,以后机器运行应定时更换润滑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嘉生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嘉生医药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64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时间相位解缠的设计最优条纹序列方法
- 下一篇:蝶阀及调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