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泡沫产生器堵塞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6141.3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1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丁永生;王永春;李文娟;尹玉晓;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星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5/02 | 分类号: | A62C5/02;A62C3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33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泡沫 产生器 堵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苯乙烯储罐储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泡沫产生器堵塞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苯乙烯储罐储存过程中的消防系统采用双泡沫产生器,在储存过程中苯类的气相介质在泡沫产生器内产生聚合造成泡沫产生器堵塞,发生事件或紧急状态不能正常投入使用,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影响装置的正常安全生产生产,严重时造成安全事故,影响公司整体安全运行。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防止泡沫产生器发生聚合堵塞和保证消防系统安全运行,同时有利于系统安全平稳的运行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止泡沫产生器堵塞的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防止泡沫产生器堵塞的装置,包括苯乙烯储罐、泡沫产生器、闸阀和球阀,苯乙烯成品来管道通过第一闸阀连接苯乙烯储罐一侧下部的原料进口端,苯乙烯储罐一侧下部的原料出口端通过第二闸阀连接发货输出管道,苯乙烯储罐上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泡沫产生器和第二泡沫产生器,第一泡沫产生器和第二泡沫产生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在苯乙烯储罐上部两侧,第一泡沫产生器和第二泡沫产生器的输入端分别通过第一球阀和第二球阀连接泡沫进口管道,苯乙烯储罐顶部通过第三闸阀连接氮气来管道。在第一泡沫产生器及第二泡沫产生器的上侧部上分别开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上分别连接第一氮气管的一端和第二氮气管的一端,第一氮气管的另一端和第二氮气管的另一端均连接氮气来管道,所述第一氮气管和第二氮气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为手动球阀。所述第一闸阀、第二闸阀及第三闸阀均为手动闸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费用低廉。其能保证储罐系统安全运行,使消防系统长期保证在备用状态,同时保证了安全生产的稳定运行且减少了安全隐患,为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创造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防止泡沫产生器堵塞的装置,包括苯乙烯储罐1、泡沫产生器2—3、闸阀4—6和球阀7—8,苯乙烯成品来管道9通过第一闸阀4连接苯乙烯储罐1一侧下部的原料进口端,苯乙烯储罐1一侧下部的原料出口端通过第二闸阀5连接发货输出管道10,苯乙烯储罐1上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泡沫产生器2和第二泡沫产生器3,第一泡沫产生器2和第二泡沫产生器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在苯乙烯储罐1上部两侧,第一泡沫产生器2和第二泡沫产生器3的输入端分别通过第一球阀7和第二球阀8连接泡沫进口管道11,苯乙烯储罐1顶部通过第三闸阀6连接氮气来管道12。在第一泡沫产生器2及第二泡沫产生器3的上侧部上分别开设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上分别连接第一氮气管13的一端和第二氮气管14的一端,第一氮气管13的另一端和第二氮气管14的另一端均连接氮气来管道12,所述第一氮气管13和第二氮气管14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5和第二控制阀16。所述第一控制阀15和第二控制阀16均为手动球阀。所述第一闸阀4、第二闸阀5及第三闸阀6均为手动闸阀。
在第一泡沫产生器2和第二泡沫产生器3上开孔并通过第一控制阀15和第二控制阀16与氮气来管道12相连接,使少量氮气长期通过第一泡沫产生器2和第二泡沫产生器3进入苯乙烯储罐1,有效防止气相介质在两个泡沫产生器内产生聚合堵塞,事故状态使用时泡沫产生器不能正常投入使用造成安全隐患现象的发生。同时将原有调整苯乙烯储罐1内部微正压的第三闸阀6关掉,利用两个泡沫产生器的吹扫氮气量通过第一控制阀15和第二控制阀16控制储罐内为微正压,保证储罐系统安全运行。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费用低廉。其能保证储罐系统安全运行,使消防系统长期保证在备用状态,同时保证了安全生产的稳定运行且减少了安全隐患,为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创造了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星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星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61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机旁操作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庭院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