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压外排水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15955.5 | 申请日: | 2017-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5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 发明(设计)人: | 孙广辉;任晓香;陈树鹏;赵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星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B1/04 | 分类号: | E03B1/04;E03B11/16;E03B7/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733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外排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高品质低压外排水进行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压外排水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炼油装置中汽轮机机封冷却器凝结水、高速泵机封冷却水、高温泵机封冷却水、锅炉取样长流水等高于除盐水品质的低压水因压力低位置分散而排入污水系统,大量高品质的低压水直接外排,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不仅给企业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也增加了环保压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低压外排水回收利用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低压外排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回收罐、回收漏斗、远传液位计、进水管、出水管、水泵、控制器、控制阀、止回阀和远端操作室监控终端,所述回收罐掩埋设置在地面下,回收罐的一端部连接进水管的一端,进水管的另一端向上倾斜延伸且端部封堵,进水管上设有多个设置在地面上部的回收漏斗,回收漏斗的内腔通过进水管的内腔与回收罐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回收罐的另一端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穿入至回收罐内腔底部,出水管的另一端顺次通过水泵、止回阀和控制阀连接符合要求的用户水管道;所述回收罐上设有远传液位计,水泵、控制阀及远传液位计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远端操作室监控终端电连接。
其中,所述回收罐上设有放空管道,放空管道上设有放空阀门,放空管道的内腔与回收罐内腔相连通,放空管道的上端延伸至地面上。所述回收罐掩埋设置在地面下0.5—1.5米深处。所述回收漏斗设为至少2个。所述控制器为可编程控制器;所述远端操作室监控终端为电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其能将大量高品质直接外排的低压水进行回收再利用,节约了水资源,不仅给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减轻了环保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低压外排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回收罐1、回收漏斗2、远传液位计3、进水管4、出水管5、水泵6、控制器7、控制阀8、止回阀9和远端操作室监控终端10,所述回收罐1掩埋设置在地面下,回收罐1的一端部连接进水管4的一端,进水管4的另一端向上倾斜延伸且端部封堵,进水管4上设有多个设置在地面上部的回收漏斗2,回收漏斗2的内腔通过进水管4的内腔与回收罐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回收罐1的另一端部设有出水管5,出水管5的一端穿入至回收罐1内腔底部,出水管5的另一端顺次通过水泵6、止回阀9和控制阀8连接符合要求的用户水管道11;所述回收罐1上设有远传液位计3,水泵6及远传液位计3分别与控制器7电连接,控制器7与远端操作室监控终端10电连接。所述回收罐1上设有放空管道12,放空管道12上设有放空阀门13,放空管道12的内腔与回收罐1内腔相连通,放空管道12的上端延伸至地面上。所述回收罐1掩埋设置在地面下0.5—1.5米深处。所述回收漏斗2设为至少2个(图中为2个)。所述控制器7为可编程控制器;所述远端操作室监控终端10为电脑。
根据需要回收低压外排水位置,确定低压回收罐1的安装位置,低压外排水依靠自身重力流入回收漏斗2后顺着带坡度的进水管4流向低压水回收罐1,回收罐1及进水管4采用地下掩埋避免了冬季管线的冻堵。低压水回收至回收罐1后,远传液位计3通过控制器7在操作室远端操作室监控终端10的DCS画面显示液位,液位到达设定值时启动水泵6,回收水经过水泵6出口的止回阀9,防止回收水倒流,通过出口的控制阀8和出口管线,利用液位控制回收水泵变频,实现回收水连续输送至符合要求用户水管道11,如加氢精制反应注水、高温泵机封冷却水、循环水、焦化冷焦水等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其能将大量高品质直接外排的低压水进行回收再利用,节约了水资源,不仅给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减轻了环保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星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星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59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