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吸收润滑油残渣的高端减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5883.4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5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邓才松;张永生;许红英;陈蓉;邓鸿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鸿森达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1/16;F16H57/039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徐金琼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吸收 润滑油 残渣 高端 减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蜗轮减速机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吸收润滑油残渣的高端减速机。
背景技术
减速机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减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减速机是一种相对精密的机械,使用它的目的是降低转速,增加转矩,根据传动类型减速机可分为齿轮减速机、蜗轮减速机以及行星齿轮减速机,其中蜗轮减速机在各式机械的传动系统中都可以见到它的踪迹,从交通工具的船舶、汽车、机车,建筑用的重型机具,机械工业所用的加工机具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电、仪器仪表等等,其应用从大动力的传输工作,到小负荷、精确的角度传输都可以见到减速机的应用,且在工业应用上,减速机具有减速及增加转矩功能,因此广泛应用在速度与扭矩的转换设备。
长期以来,我国蜗轮减速机普遍存在制造精度低、传动发热漏油、摩擦磨损失效快、可靠性差、使用寿命短,不能满足尖峰载荷承载能力、抗冲击能力、特别是智能化程度为“零”等共性问题,而这些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高端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现有技术提供的减速机在首次使用时,因混有切削、尘砂等杂质,为避免切削、尘砂等杂质磨损蜗轮蜗杆,工作150小时~400小时必须换油除杂;首次使用后,因残留的切削、尘砂等杂质以及工作中磨损产生的杂质,在工作温度50℃以下,须1年更换1次,工作温度100℃,须3个月或更短更换1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吸收润滑油残渣的高端减速机,以解决现有蜗轮减速机首次运行150~400小时后须更换润滑油以及首次使用后因内部残渣残余须不定期更换润滑油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自动吸收润滑油残渣的高端减速机,包括油箱以及相互啮合的蜗轮和蜗杆,所述油箱下方设有机脚,所述油箱内设有安装蜗轮、蜗杆的轴承,油箱内装有没过蜗轮和蜗杆啮合位置的润滑油,所述蜗轮连有延伸至油箱外部的输出轴,所述油箱底部设有存碴槽,所述存碴槽为方形、矩形或园形槽,所述存碴槽槽底装有强力磁铁,本实用新型在油箱底部设置带有强力磁铁的磁性存碴槽,使得铁削、尘砂在随油流运动过程中磁吸入存碴槽内,解决了现有蜗轮减速机首次运行150~400小时后须更换润滑油以及首次使用后因内部残渣残余须不定期更换润滑油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强力磁铁经其底部粘接的绝缘板或绝缘胶与存碴槽相固定,用绝缘胶粘牢绝缘板,通过磁力吸粘铁性残渣。
优选的,所述存碴槽的槽口处设有止碴片,防止存碴再次从存碴槽内卷入油箱内。
优选的,所述存碴槽的大小为30*15*15mm,所述止碴片的大小为35*10*1mm。
优选的,所述油箱旁侧设有用于冷却润滑油的副油箱,所述油箱和副油箱之间的共壁上设有实现润滑油冷热自循环的上油孔与下油孔。
优选的,所述副油箱的底部与存碴槽的顶部相齐平,且副油箱与存碴槽平行设置,副油箱的两边与存碴槽的两边对齐,确保润滑油进行冷热自循环过程时,润滑油会经过存碴槽上方,进一步保证润滑油中的铁削、尘砂在随油流运动过程中被磁吸入存碴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油箱底部设置带有强力磁铁的磁性存碴槽,使得铁削、尘砂在随油流运动过程中磁吸入存碴槽内,解决了现有蜗轮减速机首次运行150~400小时后须更换润滑油以及首次使用后因内部残渣残余须不定期更换润滑油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在减速机箱体结构方面做了极大改进,由单油箱改为具有箱体、副油箱的双油箱结构,箱体用于安装蜗轮蜗杆,为减速机的心脏部分,副油箱用于辅助箱体进行润滑油的冷热自循环,油箱和副油箱之间的共壁上设有实现润滑油冷热自循环的上油孔与下油孔,在润滑油冷热自循环过程中将减速机工作过程中蜗轮蜗杆之间滑动摩擦以及高速旋转产生的大量热量带走或散发出去,避免高温使得润滑油温升快或漏油及变质失效,进而避免因高温引起的缩短减速机的使用寿命问题;
3、由于副油箱不承受蜗轮蜗杆的重量以及冲击,模压有加强筋的铝合金副油箱壁厚可减少至箱体壁厚的1/5-1/4,强度增加,制造成本减少,同时由于壁厚变薄,其散热性能将大幅度增加;
4、采用专用新型复合润滑油,摩擦系数小耐磨减摩,降低摩擦发热量,抗氧化,阻锈蚀、倾点低、安定性好,可大幅度延长润滑油寿命期,可承受重载和较高工作温度 (-40~+150℃),该还可广泛用于重型传动机械润滑油;最关键在于该润滑油对浸泡在该润滑油中的蜗轮蜗杆无腐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鸿森达铝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鸿森达铝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58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