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器芯棒涂胶用喷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4491.6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8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付忠星;王军;王良国;杨同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麦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3/00 | 分类号: | H01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城市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器 涂胶 用喷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电容器芯棒涂胶用喷咀。
背景技术
电容器一般包括具有通孔的芯棒,及缠绕在芯棒上的金属化薄膜,在芯棒缠绕完金属化薄膜后需要整体喷金处理;芯棒一般为内六角的空心圆柱棒,芯棒的缠绕需要在芯棒的两端增设连接头,同时可以防止喷金的颗粒穿过通孔,使电容器两极短路,而连接头的一般采用热熔胶与芯棒进行粘结。目前市场上一般采用水平单头喷咀在芯棒的端面进行进胶(如图1所示),进胶一圈后,再安装连接头,热熔胶会因挤压溢到芯棒的边缘,需要人工裁剪,不仅工作效率低,同时在裁剪处还会留有断口,容易造成绕膜的破裂,芯棒两端热熔胶凝固后,容易造成芯棒垂直度不稳定而产生变形,严重影响产品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电容器芯棒涂胶用喷咀,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采用内六角三点垂向进胶的方式,在芯棒的内部进胶,进胶点自动切断,工作效率高,且切断口平整均匀,使得组装后的芯棒垂直度稳定,极大改善了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容器芯棒涂胶用喷咀,包括喷咀本体,所述喷咀本体为圆柱壳体结构,其底端设有分胶头,所述分胶头为开口向上的半球形壳体结构,所述分胶头的底部曲面上设有三个围绕喷咀本体的轴线均匀分布的出胶头,所述出胶头为空心壳体结构,且与分胶头的内部贯通。
优选的,所述喷咀本体、分胶头和出胶头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出胶头的中心轴线与垂直平面的夹角为30至60度。
优选的,所述出胶头的出口端的端面为垂直平面。
优选的,所述出胶头的外切圆尺寸与内六角电容器芯棒的内切圆尺寸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喷咀本体和分胶头的外径尺寸小于出胶头的外切圆尺寸。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内六角三点垂向进胶的方式,在芯棒的内部进胶,进胶点自动切断,工作效率高,且切断口平整均匀,使得组装后的芯棒垂直度稳定,极大改善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目前采用的进胶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进胶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电容器芯棒涂胶用喷咀,包括喷咀本体1,喷咀本体1为圆柱壳体结构,其底端设有分胶头2,分胶头2为开口向上的半球形壳体结构,分胶头2的底部曲面上设有三个围绕喷咀本体1的轴线均匀分布的出胶头3,出胶头3的中心轴线与垂直平面的夹角为30至60度,出胶头3为空心壳体结构,且与分胶头2的内部贯通,实现三点垂向进胶,出胶头3的出口端的端面为垂直平面,出胶头3的外切圆尺寸与内六角电容器芯棒a的内切圆尺寸相匹配,实现进胶点的自动切断,喷咀本体1和分胶头2的外径尺寸小于出胶头3的外切圆尺寸,防止进胶过程中对芯棒造成撞击损坏,喷咀本体1、分胶头2和出胶头3为一体成型结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麦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麦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44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桥梁缝隙清理装置
- 下一篇:软阻尼钢减隔震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