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孔加工的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3877.5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2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孙思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名古屋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2 | 分类号: | B23B51/02;B23B5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31302 | 代理人: | 包文超 |
地址: | 20180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工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加工刀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孔加工的刀具,适用于对各种材料进行孔加工,具有耐用性。
背景技术
钻削刀具,如:钻头是一类用以在实体材料上钻削出通孔或盲孔,并能对已有的孔进行扩孔的刀具的总称。其常规种类如:麻花钻、扁钻、深孔钻、扩孔钻、中心钻和铰刀、丝锥等。
目前常用的铰刀在切削过程中,尤其是对高温合金和高硬度钢等材料进行铰孔时,往往由于排屑困难,切削不易折断,致使冷却液难以到达孔先端,而导致孔先端过热,过高的温度严重影响到加工孔的尺寸精度。尤其是温度最高的孔先端肩部往往热膨胀严重,导致铣刀非正常磨损和破裂,进而导致刀具折断咬死,造成工件报废甚至是机械事故。
在对刀具主体设置槽体过程中,刃带是刀具主体外缘残留的具有弧面的部分,在孔加工中主要起到对已加工表面挤压平整的作用,从而获得良好的光洁度、圆度和粗糙度。若在刀具加工中不设置刃带,孔加工刀具外周形成带后角的刃部,称为外周刃。
由于没有后角,刃带摩擦孔壁的阻力很大,如果宽度太大,容易摩擦过度导致过热,形成缩孔、拉伤等现象。如果过窄容易极压抛光不足,导致光洁度、圆度、粗糙度不达标。因此,其宽度和锥度对孔加工质量有重要影响。
图1和图2示出了一种常见的刀具,其上设有螺旋槽1,螺旋槽的开口侧与刃带3一侧边缘相交处构成挤压切削部的切削侧,刃带另一侧边缘与刃瓣2相交处构成第二侧。在第二侧和切削侧之间的刃带区域上,各处的横向距离相等。
图3和图4示出了另一种常见的刀具,其上设有螺旋槽1,螺旋槽的开口侧与刃带3一侧边缘相交处构成挤压切削部的切削侧,刃带另一侧边缘与刃瓣2相交处构成第二侧。在第二侧和切削侧之间的刃带区域呈连续的锥度变化,即从接近端头钻尖处刃带的宽度最小,至接近柄部处刃带的宽度最大。
图5和图6示出了另一种常见的刀具,其上设有螺旋槽1,螺旋槽的开口侧与刃带3一侧边缘相交处构成挤压切削部的切削侧,刃带另一侧边缘与刃瓣2相交处构成第二侧。在第二侧和切削侧之间的刃带区域呈阶梯段状,即刃带至少包括两个区段,呈阶梯状变化,接近端头钻尖处刃带的宽度相较于接近柄部处刃带的宽度为小。
还有技术将刃带分割成多个区段,以便于冷却液进入外周孔壁和刃带间以形成油膜,减少磨槽和过热,但也会出现排屑困难,残屑将工件孔壁刮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孔加工的刀具,其能保证刀具的刃带及孔壁在工作中能充分导入冷却液并形成连续油膜,从而得到充分冷却,又减少残留细屑嵌入刃带和孔壁间导致孔壁被拉毛,影响加工孔表面光洁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孔加工的刀具,包括
槽体,其包括槽弧面;
刃带,其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边为刃带弧面与槽弧面相交处构成的切削侧;
容置腔,其包括开口和腔体,开口沿第二侧边设置,使冷却液进入腔体,在孔壁与刃带弧面间形成连续油膜,对刃带进行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刀具,其容置腔的腔底至第一侧边的距离小于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距离的95%,尤其是50%。
本实用新型的刀具,沿第二侧边设置的容置腔数量应大于2,各个容置腔间距为0.2mm~10mm。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孔加工的刀具,随着切削加工的进行,在刃带弧面与槽体相接处形成连续的第一侧边,便于排屑,避免细屑残留,沿另一侧边,即第二侧边上设置多个容置腔,使得冷却液可以更多更早接触孔壁,并在孔壁与刃带弧面间形成连续油膜,减少磨槽和过热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见的麻花钻头一实施例的横向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常见的麻花钻头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常见的麻花钻头另一实施例的横向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常见的麻花钻头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常见的麻花钻头另一实施例的横向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常见的麻花钻头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孔加工的刀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处所示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名古屋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名古屋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38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型材钻孔用定位机构
- 下一篇:一种快速开孔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