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下冲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3419.1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7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顾晓峰;常语锋;陈宝华;陈晔;高兴和;展永兴;于建忠;吕犇;陈浩;孙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太湖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68 | 代理人: | 金香云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水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淤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水下冲淤系统。
背景技术
河道淤积己日益影响到防洪、排涝、灌溉、供水、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恢复河道正常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如何进行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是目前人们较为关注的一个话题,使用冲淤系统对河道进行清淤,是目前清淤的一个主要方法。
然而现有的水下冲淤系统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水下冲淤系统,一般只具备冲淤的功能,无法进行排水,功能单一,满足不了使用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水下冲淤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水下冲淤系统,包括第一镀锌铜管,所述第一镀锌铜管固定在支吊架上,所述第一镀锌铜管上沿水平方向由左向右依次固定有止回阀、第一电动蝶阀、第一手动蝶阀、示流信号器和平焊法兰,所述第一镀锌铜管上方连通固定有第三镀锌铜管,所述第三镀锌铜管上固定有第二手动蝶阀和第二电动蝶阀,且第二手动蝶阀位于第二电动蝶阀的上方,所述第一镀锌铜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且第一水泵位于第二水泵的一侧,所述第一水泵下方连接有第二镀锌铜管,所述第二水泵下方连接有第四镀锌铜管,所述第一水泵与第一镀锌铜管的连接管上设置有压力表阀,且压力表阀的上方设置有压力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底部均设置有地脚螺栓和隔振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水泵与第一镀锌铜管的连接管上也设置有压力表阀,且压力表阀的上方设置有压力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均为立式自吸泵,转速为2900R/min。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电动蝶阀和第二电动蝶阀均为电动控制,带无源触点反馈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提供动力,可以利用第一镀锌铜管冲淤,利用第三镀锌铜管进行排水,从而该新型水下冲淤系统,不但可以及时调整舱内水位,而且兼顾到冲淤,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闸门的运行稳定性,其次同时配备电动蝶阀和手动蝶阀,以实现自动与手动控制两种方式,控制更加的方便、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水下冲淤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水下冲淤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水下冲淤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第一水泵、2-第一镀锌铜管、3-第二镀锌铜管、4-第三镀锌铜管、5-示流信号器、6-第一电动蝶阀、7-第一手动蝶阀、8-止回阀、9-压力表阀、10-压力表、11-支吊架、12-平焊法兰、13-第二手动蝶阀、14-第二电动蝶阀、15-第二水泵、16-第四镀锌铜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新型水下冲淤系统,包括第一镀锌铜管2,第一镀锌铜管2固定在支吊架11上,第一镀锌铜管2上沿水平方向由左向右依次固定有止回阀8、第一电动蝶阀6、第一手动蝶阀7、示流信号器5和平焊法兰12,第一镀锌铜管2上方连通固定有第三镀锌铜管4,第三镀锌铜管4上固定有第二手动蝶阀13和第二电动蝶阀14,且第二手动蝶阀13位于第二电动蝶阀14的上方,第一镀锌铜管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水泵1和第二水泵15,且第一水泵1位于第二水泵15的一侧,第一水泵1下方连接有第二镀锌铜管3,第二水泵15下方连接有第四镀锌铜管16,第一水泵1与第一镀锌铜管2的连接管上设置有压力表阀9,且压力表阀9的上方设置有压力表10。
第一水泵1和第二水泵15底部均设置有地脚螺栓和隔振垫,地脚螺栓用于固定第一水泵1和第二水泵15,隔振垫用于第一水泵1和第二水泵15安装后起到减震的作用。
第二水泵15与第一镀锌铜管2的连接管上也设置有压力表阀9,且压力表阀9的上方设置有压力表10,第一水泵1和第二水泵15均为立式自吸泵,转速为2900R/min,第一电动蝶阀6和第二电动蝶阀14均为电动控制,带无源触点反馈结构,第一镀锌铜管2为冲淤管道,第三镀锌铜管4为排水管道。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利用支吊架11固定安装好该水下冲淤系统,固定安装好第一水泵1和第二水泵15,连接好电源,使用时,首先手动打开第一手动蝶阀7、第二手动蝶阀14,当需要冲淤时,打开第一电动蝶阀6,关闭第二电动蝶阀14,此时便可以利用第二镀锌铜管3喷水进行冲淤,当需要排水时,关闭第一电动蝶阀6,打开第二电动蝶阀14,利用第三镀锌铜管4进行排水,整个系统完整运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太湖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太湖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34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死亡时间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压挖掘机用液压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