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紧套光纤连接型通信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3025.6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1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明;梁龙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飞光纤光缆(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20161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连接 通信 光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光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紧套光纤连接型通信光缆。
[背景技术]
在设备内部连接中,需要一款经济实用的、阻水的、可以有效保护光纤的光缆,从而有效保证设备中光通信信号。目前,现有的此类光缆往往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方面,光缆采用普通光纤,其耐机械损伤性能不高;另一方面,光缆采用纤膏阻水,对设备和环境带来了污染。因此,此类光缆不能很好地满足通信设备生产厂家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紧套光纤连接型通信光缆,能够保护光缆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机械损伤,以及保护紧套光纤不受水和潮气的侵蚀而影响性能,防止设备和环境受到油膏的污染,同时能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及蔓延。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紧套光纤连接型通信光缆,包括低烟无卤护套3、阻水纱2以及若干紧套光纤1,所述紧套光纤1设置于低烟无卤护套3内,所述紧套光纤1的外径为0.85-0.95mm,所述紧套光纤1与低烟无卤护套3的间隙中填充有阻水纱2,所述低烟无卤护套3的内径为6.3-6.9mm,所述低烟无卤护套3的厚度为1.3-1.7mm,所述低烟无卤护套3采用热塑性低烟无卤聚烯烃阻燃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紧套光纤1包括光纤和光纤紧套层,所述光纤为4-12芯,所述光纤紧套层包覆于光纤外围,所述光纤紧套层采用热塑性低烟无卤聚烯烃阻燃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紧套光纤1中光纤的外径为0.25mm。
进一步地,所述阻水纱2为吸水膨胀型阻水纱。
进一步地,所述吸水膨胀型阻水纱采用吸水性纺纤维材料。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该光缆低烟无卤护套的内径控制在一个非常合适的尺寸,从而不仅使紧套光纤在其中有足够的空间,又保证了紧套光纤在其中防止机械损伤而得到有效的缓冲,并具有一定的活动余度,同时,也避免因内径过大导致光缆外径过大而浪费原材料和过多占用设备空间。
(2)紧套光纤与低烟无卤护套的间隙中填充有阻水纱,可以有效地防止光缆出现纵向渗水而影响光纤的性能;而且因为阻水纱是干式材料,不含油膏,可以防止油膏类材料污染设备和环境;同时,利用阻水纱本身的抗拉强度来提高光缆的抗拉性能,不再另加抗拉元件,以节省成本。
(3)光缆护套为热塑性低烟无卤聚烯烃阻燃材料,从而保障了光缆有优良的阻燃性能,可以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及蔓延。
(4)综上,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简,可以有效地保护光缆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机械损伤,又可以保护紧套光纤不受水和潮气的侵蚀而影响性能,又能防止设备和环境受到油膏的污染,同时能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及蔓延,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紧套光纤 2、阻水纱 3、低烟无卤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低烟无卤护套3、阻水纱2以及若干紧套光纤1,紧套光纤1设置于低烟无卤护套3内,紧套光纤1的外径为0.85-0.95mm,紧套光纤1与低烟无卤护套3的间隙中填充有阻水纱2,低烟无卤护套3的内径为6.3-6.9mm,低烟无卤护套3的厚度为1.3-1.7mm,低烟无卤护套3采用热塑性低烟无卤聚烯烃阻燃材料制成。其中,紧套光纤1包括光纤和光纤紧套层,光纤的数量为4-12芯,光纤紧套层包覆于光纤外围,光纤紧套层采用热塑性低烟无卤聚烯烃阻燃材料制成,紧套光纤1中光纤的外径为0.25mm;阻水纱2为吸水膨胀型阻水纱,该吸水膨胀型阻水纱采用吸水性纺纤维材料。
本实用新型包括若干紧套光纤、阻水纱和低烟无卤护套,该光缆使用紧套光纤,紧套光纤与阻水纱一同放入阻燃护套内,紧套光纤的直径为0.90±0.05mm,低烟无卤护套内径为6.6±0.3mm,低烟无卤护套厚度为1.5±0.2mm。此外,阻水纱采用吸水膨胀型阻水纱,该吸水膨胀型阻水纱采用吸水性纺纤维材料,其为固体物,形状稳定,代替胶状填充物,能够使得光缆在水平或垂直布置时均不受影响,使光缆适用于各种环境。该光缆设计精简,能有效地保护光纤受到机械性能的损伤,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和潮气对光纤性能的影响,极其适合通信设备内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飞光纤光缆(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长飞光纤光缆(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30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