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体感椅用电池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2644.3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1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建;徐婷;黄御彰;庄宗桦;林嘉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天晴数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感椅 用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电池用电池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体感椅用电池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体感椅用充电电池盒固定在体感椅的内部,电池盒无法与体感椅分离,无法实现电池盒的便捷充电,也无法实现体感椅在无法直接充电的地方长时间使用,使用灵活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感椅用电池盒,电池盒可以方便的插入和取出体感椅,便于电池盒的更换,提高位于电池盒内的充电电池的充电灵活性,以及体感椅使用的灵活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体感椅用电池盒,包括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包括外壳、两个弹簧和两个第一金属触片,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另一端从所述外壳的背面延伸至外壳的外部,并与所述第一金属触片连接,一个弹簧连接一个第一金属触片。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左侧面和/或右侧面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从所述外壳的背面向前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前侧面底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截面形状为L形。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盒还包括两个第二金属触片,所述第二金属触片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触片连接,一个弹簧连接一个第二金属触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触片的截面形状为L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触片上设有第一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固定在所述下壳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的左侧面和/或右侧面设有第二滑槽,所述上壳体的左内侧面和/或右内侧面设有凸缘,所述上壳体的凸缘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的后端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前后方向上设有螺纹孔,所述上壳体的后侧面板设有第二通孔,螺钉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凸起上的螺纹孔螺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平齐,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对接的面为一个水平面和一个垂面。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的前侧面延伸一第二凸起,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相对的垂面上设有一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凸起插接在所述第三凹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内设有容置槽,外设的充电电池放置在所述容置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槽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均设有第一凸肋,所述容置槽的左侧面上的第一凸肋与所述容置槽的右侧面上的第一凸肋之间的距离,与外设的充电电池的宽度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均设有第二凸肋,所述上壳体的左侧面上的第二凸肋与所述上壳体的右侧面上的第二凸肋之间的距离,与外设的充电电池的宽度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电池盒的外壳的背面通过弹簧连接两个第一金属触片,两个第一金属触片分别为电池盒的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两个第一金属触片通过弹簧与外壳连接,一个是便于电池盒与外设的体感椅或者充电设备进行对接,另一个是提高电池盒充电触点的弹性,提高电池盒充电时对尺寸的适应能力,提高电池盒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体感椅用电池盒的后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体感椅用电池盒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体感椅用电池盒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盒的上壳体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盒的上壳体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体感椅用电池盒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盒的上壳体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盒的上壳体的后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盒应用在体感椅上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电池盒;2、充电电池;3、体感椅;
11、外壳;12、弹簧;13、第一金属触片;14、第二金属触片;
111、第一滑槽;112、第一凹槽;113、上壳体;114、下壳体;
1131、第二凹槽;1132、凸缘;1133、第二凸起;1134、第二凸肋;
1135、第二通孔;
1141、第二滑槽;1142、第一凸起;1143、容置槽;1144、第一凸肋;
131、第一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天晴数码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天晴数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26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催化裂化烟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立式新型节能采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