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方位辐射型上升管吸热降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2105.X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9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方士兴;仲伟沧;徐秀耘;吴瑞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德尔热能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F28F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王俊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方位 辐射 上升 吸热 降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方位辐射型上升管吸热降温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将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所造成的危害,因此,我们面临的不是有没有温室效应的问题,而是人类通过把大量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层,致使温室效应与地球气候发生急剧变化的问题。遏制全球气候变暖需提高能源能效,节能减排。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充分利用余热,既能节能,又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社会要求。特别是对许多焦炉、工业窑炉和工艺系统所产生的高温废气直接向大气排放,以及将可燃的工艺废气直接高温焚烧后将高温气体直接排入大气中或直接对大气燃烧的情况,需要加以严格限制,但因为缺乏系统性开发利用,其效果不甚理想,有的收效甚微有的成本很高。
现在市场上大量采用的余热回收装置,属于比较单一余热锅炉或省煤器等高温气体的余热利用。而针对大量的杂质多、有粘度易粘结堵塞管道、有腐蚀性、高中低温度和压力的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及工业工艺废气的余热利用,许多系统要求连续运行不得中断,多数使用环境恶劣,既有高温又有毒性气体等,要求使用系统对上述工况具有极强的适应性,且安全要求高,增加了该种系统的综合性对各种复杂工况的适用性,目前在用的上升管,具备了适应杂质多、有粘度易粘结堵塞等功能,但其联接方式采用传统的螺栓紧固件,维修更换很不便,维修更换时间长,即影响使用又很不安全,由于内部换热面与热气体接触换热部位有隔热层,换热效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全方位辐射型上升管吸热降温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方位辐射型上升管吸热降温器,包括内侧设置有保温层的吸热管道本体,所述吸热管道本体内中心位置同轴设置有空心注水管,所述空心注水管的外周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出水口,每个所述出水口上均设置有一个一端延伸至所述吸热管道本体的输入口,另外一端延伸至所述吸热管道本体的输出口的空心的弧形导流板,相邻的所述弧形导流板之间形成有分流降温通道;其中,所述弧形导流板由一个内弧形水夹套和设置在所述内弧形水夹套外层的防粘附层构成;其中一个所述弧形导流板的外端开设有一延伸至所述吸热管道本体外侧的进水部,其中另一个所述弧形导流板的外端开设有一延伸至所述吸热管道本体外侧的出水部。
进一步的,所述吸热管道本体由横截面呈圆形的空心钢件构成,所述空心钢件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空心钢件相配合的圆形凸缘,所述圆形凸缘的外边缘一侧设有锲型斜面,相邻的所述圆形凸缘配合后形成凸缘环外双面锲型斜面,所述凸缘环外双面锲型斜面外部卡套有两个半圆形抱箍,所述半圆形抱箍内部空心并设有与所述凸缘环外双面锲型斜面相配合的抱箍内双面锲型斜面,且所述半圆形抱箍之间通过螺栓紧固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管道内安装了呈辐射式分布的水夹套换热结构,使高温气体能够与换热结构更加充分的接触,增加了换热面积,大大提高了吸热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既不增加系统阻力又能进行余热高效回收、循环利用,在低成本情况下,将高温气体的温度降至极低,既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又使得热效率大幅提高。大量的温室气体及工业工艺废气的余热收集循环利用,不仅可以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更能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保护环境,并能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涉及一种全方位辐射型上升管吸热降温器,包括吸热管道本体1,所述吸热管道本体1内中心位置同轴设置有空心注水管2,所述空心注水管2的外周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出水口,每个所述出水口上均设置有一个一端延伸至所述吸热管道本体1的输入口,另外一端延伸至所述吸热管道本体1的输出口的空心的弧形导流板8,相邻的所述弧形导流板8之间形成有分流降温通道81;其中,所述弧形导流板8由一个内弧形水夹套21和设置在所述内弧形水夹套21外层的防粘附层211构成;其中一个所述弧形导流板8的外端开设有一延伸至所述吸热管道本体1外侧的进水部61,其中另一个所述弧形导流板8的外端开设有一延伸至所述吸热管道本体1外侧的出水部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德尔热能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德尔热能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21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