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巨菌草组织培养专用培养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1570.1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1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贺晓龙;邓振山;汪飞;李军;任桂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晓龙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陈敏 |
地址: | 716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巨菌草 组织培养 专用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培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巨菌草组织培养专用培养架。
背景技术
多年生禾本科直立丛生型植物,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这是一种适宜在热带、亚热带、温带生长和人工栽培的高产优质菌草。植株高大,抗逆性强,产量高,粗蛋白和糖分含量高。巨菌草是高产优质的菌草之一,用巨菌草作为培养料,已知可栽培香菇、灵芝等49种食用菌、药用菌。除了作为菌料外,还可做饲料,同时还是水土保持的优良草种。08年开始应用于生物质发电、纤维板、制造燃料乙醇等能源用途。
植物组织培养即植物无菌培养技术,又称离体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利用植物体离体的器官(如根、茎、叶、茎尖、花、果实等)、组织(如形成层、表皮、皮层、髓部细胞、胚乳等)或细胞(如大孢子、小孢子、体细胞等)以及原生质体,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培养基及温度等人工条件下,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最后形成完整的植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巨菌草组织培养专用培养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培养基环境温度数据不能实时更新、调节室温造成能耗高的问题,通过在传统的处理方式加以改进,在培养基的固定槽中设置环形温度感应器层,并在感应器内外侧设置橡胶垫层,不仅能实时得高温度数据,同时保证环形温度感应器层及培养基的安全;采用可吹吸风的散热扇,不仅满足灯板散热问题,同时可以利用下吹风口对培养基进行补温;需要散热时,上吸风口将热空气通过隔板侧面散出,尽可能减少灯板产生的热量对培养基环境温度的干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巨菌草组织培养专用培养架,包括方钢支柱和横梁,所述方钢支柱之间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为四层结构,所述方钢支柱顶部设有盖板,所述横梁底部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顶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从外到内依次为防锈壳层、环形温度感应器层和橡胶垫层,所述隔板底部设有LED平板灯和散热扇,所述散热扇位于所述LED平板灯两侧,所述盖板顶部一侧设有穿线管,所述LED平板灯、散热扇、环形温度感应器层通过所述穿线管内的电线电性连接外接电源和控制室。
优选地,所述方钢支柱在每层所述隔板顶部和底部附近设有孔洞,所述盖板在对应孔洞的方钢支柱的位置设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穿线管贯穿所述盖板,所述穿线管一端伸入所述方钢支柱内,所述穿线管底部与最底层隔板底部齐平。
优选地,所述散热扇设有上吸风口和下吹风口,所述隔板位于所述上吸风口位置设有第一通风口。
优选地,所述隔板内部中空,所述隔板侧面设有第二通风口。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备构造合理;在培养基的固定槽中设置环形温度感应器层,并在感应器内外侧设置橡胶垫层,不仅能实时得高温度数据,同时保证环形温度感应器层及培养基的安全;采用可吹吸风的散热扇,不仅满足灯板散热问题,同时可以利用下吹风口对培养基进行补温;需要散热时,上吸风口将热空气通过隔板侧面散出,尽可能减少灯板产生的热量对培养基环境温度的干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槽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方钢支柱;2、横梁;3、盖板;4、隔板;5、固定槽;6、防锈壳层;7、环形温度感应器层;8、橡胶垫层;9、LED平板灯;10、散热扇;11、穿线管;12、孔洞;13、上吸风口;14、下吸风口;15、第一通风口;16、第二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晓龙,未经贺晓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15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