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液压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1346.2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5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农胜隆;高尚晗;潘宇倩;张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F15B11/08;F15B13/02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5113 | 代理人: | 周小芹 |
地址: | 54561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液压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零件加工时使用的夹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液压夹具。
背景技术
零件加工的过程中离不开夹具,夹具是实现高产高效、工件定位、支撑、夹紧和松开的一种途径,所以夹具的生产是以操作方便,定位精度高,夹紧和松开速度快,可重复性好,夹紧可靠等为前提。目前市场上手动夹具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高,其原因是液压夹具结构都比较复杂,通用性不高,造价又昂贵,维护成本高,所以在现代制造工业中得不到广泛的应用。
授权公告号为CN20493536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模具卡圈加工夹具”,该夹具是液压缸通过齿条、齿轮带动螺杆转动,从而带动锥度头上下移动,最终实现夹爪的张开与夹紧,但是该夹具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夹爪的张开与夹紧是通过的锥度头上下移动来实现,它是铰接式夹紧,夹爪与工件之间是点接触,支撑力或夹紧力小,定位性差。2. 由于液压缸是通过齿条带动一个齿轮转动,齿轮再带动螺杆旋转,从而带动锥度头上下移动以实现夹爪的张开与夹紧,因此,要使锥度头发生一定的位移,每次都需要齿条带动齿轮旋转多圈,因而液压缸的活塞杆要伸出很长一段距离,导致活塞杆容易变形,刚性差,夹紧力变小,精度差。另外,还容易与其它零部件发生干涉。3.功能单一,该夹具只能限于对内孔的夹持。4.由于锥度的固有特性,锥度不可能做得太大,导致其张开的角度较小,因此所能夹持的孔径非常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液压夹具,以解决现有液压夹具存在的夹紧力小、定位性差、精度差、容易发生干涉、功能单一、夹持的孔径有限、造价昂贵、维护成本高的不足之处。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液压夹具,包括液压缸、夹紧机构、液压回路系统,所述的液压缸包括液压缸缸体、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的末端设有双面齿形传动齿条,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两个相向的夹紧块,夹紧块的一端端部设有传动齿;所述的多功能液压夹具还包括齿轮传动机构,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分别位于活塞杆左右两侧的传动齿轮组,每个传动齿轮组包括传动小齿轮和传动大齿轮,传动小齿轮与传动大齿轮之间通过传动轴连接,两个传动小齿轮分别与活塞杆上的双面齿形传动齿条啮合,两个传动大齿轮分别与两个夹紧块的传动齿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夹紧块包括夹头连接块及夹头,夹头连接块的一端设有所述的传动齿,夹头连接块的另一端设有卡槽,夹头连接块通过该卡槽以及紧固件与夹头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两个夹头的开口形状组合形成长方形或圆柱形或菱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两个夹头的外侧还分别带有内孔固定支撑圆柱。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多功能液压夹具还包括箱体,所述的液压缸、齿轮传动机构、夹紧机构均安装在该箱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箱体为台阶式箱体,该箱体设有第一台阶、第二台阶、第三台阶,所述的液压缸缸体固定在第一台阶上,齿轮传动机构固定在第二台阶上,第三台阶上设有导向定位槽,夹紧机构与传动大齿轮相啮合的一端位于该导向定位槽内,且夹紧机构的下表面与导向定位槽的槽底直接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箱体的顶部连接有箱盖,并在箱盖上装有一个与液压缸连接的压力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液压缸为双作用液压缸。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液压回路系统包括油泵、电磁换向阀、液控单向阀、电接点压力表,所述的油泵的输出端与电磁换向阀的输入端连接,电磁换向阀的输出端分别与液压缸缸体上的进油孔和出油孔连接;在电磁换向阀的输出端与液压缸缸体的进油孔之间的油路上还分别连接有所述的液控单向阀、电接点压力表;在油泵的输出端与电磁换向阀的输入端之间还连接有溢流阀。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溢流阀设有大小可调节的溢流口。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之多功能液压夹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夹紧力大,定位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13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母自动夹持机构
- 下一篇:一种塑料管材外壳的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