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发送器的功放板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0907.7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8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根;胡利新;李仁广;王翰君;施晓惠;蒋伟明;陈亮亮;韩滔;赵晨刚;陈聪聪;刘海东;张剑锋;付德强;金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铁路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07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发送 功放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发送器的功放板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发送器在工作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热量累积过高,将会对设备稳定性甚至安全性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安装散热器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而随着发送器性能升级,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也不断提高,现有发送器的散热效率逐渐难以满足新型发送器的散热需求。
现有散热器采用铝合金制造,铝合金材料具有价格低、易加工的优点,但热传导效能相对较低。因此,针对现有散热器特点,设计新型散热器,提高散热器热传导效能,能有效提高散热器散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发送器的功放板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发送器的功放板散热装置,包括两个散热器,两个散热器分别设于功放板的两侧面,所述散热器包括基板以及设于基板的鳍片,所述还包括用于将热量引导至鳍片的散热铜管,所述散热铜管设于基板上靠近功放板的一侧,并与鳍片连接。
所述基板包括连接部和位于连接部两端的散热部,所述鳍片设于散热部两侧,所述连接部连接功放板。
所述连接部通过螺钉与功放板连接。
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立柱,且所述螺钉位于连接部和功放板之间的部分由所述立柱包裹。
所述基板上靠近功放板的一侧设有6块鳍片,远离功放板的一侧设有8块鳍片。
所述散热铜管共设有两根,两根散热铜管分别设于连接部和两个散热部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在铝合金散热器基础上增加导热管,利用导热管迅速传导热量的能力,提高散热器整体导热性能。
2)散热铜管与基板接触并通过焊接固定,可以使散热器整体温度更加均衡,避免热量在发热源累积。
3)散热铜管固定在底部与鳍片之间,加快热量从底部传导到鳍片的速度,提高散热效率。
4)针对散热器散热特点,数量为内6外8的散热鳍片,加快热量向空气中散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于功放板一侧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于功放板另一侧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为固定与功放板上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散热器,2、功放板,3、晶体三极管,4、压线座,5、压线盖,6、热负反馈表,7、散热铜管,11、基板,12、M3组合螺钉,13、立柱,14、M4组合螺钉及螺母,15、M3沉头螺钉,16、绝缘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一种用于发送器的功放板2散热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散热器1,两个散热器1分别设于功放板2的两侧面,如图2~4所示,散热器1包括基板11以及设于基板11的鳍片,还包括用于将热量引导至鳍片的散热铜管7,散热铜管7设于基板11上靠近功放板2的一侧,并与鳍片连接。
基板11包括连接部和位于连接部两端的散热部,鳍片设于散热部两侧,连接部连接功放板2,散热铜管7共设有两根,两根散热铜管7分别设于连接部和两个散热部之间。
连接部通过螺钉与功放板2连接,连接部上设有立柱13,且螺钉位于连接部和功放板2之间的部分由立柱13包裹。
基板11上靠近功放板2的一侧设有6块鳍片,远离功放板2的一侧设有8块鳍片。
具体的,另外M3组合螺钉12和立柱13为散热器1与功放板2连接的紧固件。M4组合螺钉及螺母14用于固定设于散热器1上的晶体三极管3。M3沉头螺钉15、压线座4、压线盖5、绝缘垫16用于固定热负反馈表6。
热量的传递方式主要有三种: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热传导指的是物质本身或当物质与物质接触时,热量由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热对流指的是流动的流体(气体或液体)将热带走的热传递方式;热辐射指的是依靠射线辐射传递热量。散热器1主要利用热传导和热对流两种方式散热。
当发送器工作时,电子器件温度升高,散热器1与电子器件接触,热量由电子器件传递到导热铜管,再由导热铜管传递到鳍片。鳍片具有特殊的形状,与空气有很大的接触面积,可以利用空气的流动将热量快速发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铁路通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铁路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09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穿流式烘箱
- 下一篇:一种户外通讯机柜用应急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