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等离子体手术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0740.4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6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英;康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美创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4 | 分类号: | A61B18/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集智汇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7 | 代理人: | 李华;温黎娟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工作极 等离子体 手柄 手术电极 折弯部件 等离子体发生器 正极 本实用新型 负极 驱动装置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等离子体手术电极,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上连接有电极,所述电极包括回路极,所述电极的末端设有工作极,所述工作极和所述回路极分别连接有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正极和负极,所述工作极与所述电极之间还设有折弯部件,所述折弯部件连接有驱动装置,具有灵活程度高、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手术电极。
背景技术
低温等离子体手术电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的能量,使等离子体手术电极和组织间形成高度聚集的等离子体薄层,薄层中的等离子体被电场加速,具有足够的能量粉碎组织内的有机分子链,使组织分解为简单的分子、原子或低分子量气体,从而达到消融切割的功能。由于电流不直接流经组织,组织发热极少,所以治疗温度低(40-70℃),能保持细胞的活性。同时因等离子体的绝缘效应和电流的热效应,可使血管迅速收缩凝固,实现术中止血的功能。在生理盐水中产生的等离子体含有各种活性粒子(电子、离子,各种激发态的原子、分子以及自由基等),它们极易与细菌、霉菌及芽孢、病毒中蛋白质和核酸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而变性,使各类微生物死亡,或使细菌最终被氧化降解为CO、CO2、H2O,从而实现术中消毒的功能。
等离子体手术电极独特的结构设计可使治疗精确地定位在工作极与回路极间,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对健康组织的损伤。自动能量控制功能,可确保在靶组织区域不会发生过度切割消融效应。
等离子体手术电极主要是为了精确实现切割消融组织和精确术中止血,由于该类器械一般使用在较为细小的组织上,或应用在微创手术中,而现有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的结构较为固定,或为竖直的长杆,或刀头具有固定的角度,当应用在复杂、狭小的手术环境中时,器械的灵活程度不够,会影响手术的操作性和实际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灵活程度高、适用范围广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等离子体手术电极,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上连接有电极,所述电极包括回路极,所述电极的末端设有工作极,所述工作极和所述回路极分别连接有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正极和负极,所述工作极与所述电极之间还设有折弯部件,所述折弯部件连接有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回路极具体为导体材料制成的中空管,所述回路极连接所述折弯部件和所述手柄,所述回路极的外围还包括有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套管。
优选的,所述工作极包括第一工作极和第二工作极,所述第一工作极和所述第二工作极之间彼此绝缘,所述第一工作极和所述第二工作极连接有选择开关,所述选择开关位于所述手柄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工作极为设置在所述工作极的尖端的圆弧面电极。
优选的,所述第二工作极为丝状电极,所述第二工作极的侧面还设有镂空的壳体。
优选的,所述选择开关还设有第三工作极,所述第三工作极连接有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正极。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牵引线,所述牵引线从所述回路极内的空腔穿过,所述牵引线的一端固定在折弯部件内,所述牵引线的另一端连接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安装在所述手柄上。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转动轮和固定在所述转动轮上的拨杆,所述牵引线的连接在所述转动轮上。
优选的,所述折弯部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工作极端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回路极内,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铰接,所述回路极内还设有牵引杆,所述牵引杆连接有所述牵引线,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牵引杆之间还设有弹性部。
优选的,所述折弯部件包括若干依次铰接的连接环,所述依次交接的连接环的两端面分别与工作极、回路极的端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美创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美创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07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