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容量的岩心抽真空加压饱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0576.7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9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黎慧;张烈辉;赵玉龙;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容量 岩心 真空 加压 饱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质勘探开发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容量的岩心抽真空加压饱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领域,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需要对岩心开展物性分析、驱替等实验,在此之前,往往需要对岩样进行抽空饱和的基础实验,以备后续实验的开展。原有的岩心抽真空加压饱和装置不仅笨重,且岩心室容量固定,不能根据具体实验岩样的多少调整岩心室容量大小。岩心较少时,仍需要注入大量的液样,才能实现加压饱和的目的,存在液样资源浪费的情况。此外,原有装置无法将岩心室和加压室分开,而是统一用饱和岩心的液样 (多为高矿化度盐水)同时实现浸泡及加压饱和岩心的目的,导致加压泵由于长期泵送高矿化度盐水而加速锈蚀,泵体使用寿命减少。鉴于上述情况,提出一种组装简单、省力省料、能任意调节岩心室容量和延缓锈蚀的岩心抽真空加压饱和装置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原有岩心抽真空加压饱和装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容量的岩心抽真空加压饱和装置,该装置不仅可调容量,且组装简单,省力省料,能有效提高电动加压泵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调节容量的岩心抽真空加压饱和装置,主要由真空泵、干燥瓶、气液分离器、储液罐一、饱和容器、电动加压泵、储液罐二组成。真空泵通过管线一与储液罐一左上方出口相连接,真空泵通过管线二与饱和容器顶部相连接,管线一上接有阀门一,管线二上接有阀门二;储液罐一底部出口端通过管线三与饱和容器顶部相连接,管线三上接有阀门三和压力表;饱和容器顶部还通过管线四接有阀门四,饱和容器底部出口端通过管线六与电动加压泵相连,管线六上接有阀门六,同时,饱和容器底部出口端还通过管线五接有阀门五;电动加压泵与储液罐二底部出口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饱和容器为分层结构缸体,内设活塞封隔器,且活塞封隔器可上下移动,活塞封隔器以上为岩心室,以下为加压室;缸体外围中部配有旋转支架。
进一步地,真空泵与储液罐一及饱和容器之间通过主管线接有干燥瓶和气液分离器,干燥瓶中放有干燥剂,主管线延伸至干燥瓶底部,且主管线上接有真空表,所述真空表量程为 -0.1Mpa~0Mpa,精度为0.002Mpa。
进一步地,储液罐二中可以固定长期使用腐蚀性小的液体,即电动加压泵的泵送介质可以固定长期使用腐蚀性小的液体。储液罐一的水平位置始终位于饱和容器之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组装简单,使用方便;(2)饱和容器为活塞式分层结构,可根据实际岩样的多少改变岩心室容量大小,节约用于饱和岩心的液样;(3)饱和容器为活塞式分层结构,能实现加压室和岩心室分开,实验员可固定选择电动加压泵的泵送介质为腐蚀性小的液体,能有效克服原有加压泵缸体长期与高矿化度盐水接触而加速锈蚀的缺点,从而延长加压泵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容量的岩心抽真空加压饱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真空泵;2、干燥瓶;3、气液分离器;4、储液罐一;5、饱和容器;51、活塞封隔器;52、旋转支架;6、电动加压泵;7、储液罐二;10、主管线;11、管线一;12、管线二;13、管线三;14、管线四;15、管线五;16、管线六;21、阀门一;22、阀门二; 23、阀门三;24、阀门四;25、阀门五;26、阀门六。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势有更加清楚的理解,下面参考附图1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节容量的岩心抽真空加压饱和装置,主要由真空泵1、干燥瓶2、气液分离器3、储液罐一4、饱和容器5、电动加压泵6、储液罐二7组成。其中,真空泵1 通过管线一11与储液罐一4左上方出口相连接,真空泵1通过管线二12与饱和容器5顶部相连接;管线一11上接有阀门一21,管线二12上接有阀门二22。储液罐一4底部出口端通过管线三13与饱和容器5顶部相连接;管线三13上接有阀门三23和压力表9。饱和容器5 顶部还通过管线四14接有阀门四24。饱和容器5底部出口端通过管线六16与电动加压泵6 相连;管线六16上接有阀门六26,同时,饱和容器5底部出口端还通过管线五15接有阀门五25。电动加压泵6与储液罐二7底部出口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05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