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缓冲吸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0057.0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0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林贞琼;詹林献;赵常均;李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7 | 分类号: | F16F1/3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宋静娜,郝传鑫 |
地址: | 5105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结构 | ||
1.一种缓冲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和设于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外管的内壁和所述内管的外壁之间设有至少两个泡沫层,所述泡沫层均填充有正泊松比泡沫材料或负泊松比泡沫材料,且相邻的所述泡沫层中的泡沫材料在径向方向上呈泊松比正负交替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外壁端的泡沫层填充有负泊松比泡沫材料,所述外管的内壁端的泡沫层填充有正泊松比泡沫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泡沫层通过焊接、粘接或者3D打印一次成型实现连接。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缓冲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内管的外壁起,在径向方向上,每相邻两层泡沫层为一组,每组的两层泡沫层中泡沫材料的泊松比绝对值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内管的外壁至所述外管的内壁,每组的两层泡沫层中泡沫材料为一组泡沫材料,且在所述内管的外壁至所述外管的内壁的径向方向上,各组泡沫材料的泊松比的绝对值依次递增。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缓冲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层中,泡沫材料的厚度、孔隙率、相对密度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泊松比泡沫材料为铝合金泡沫材料或聚氨酯泡沫材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泊松比泡沫材料为采用三轴热压加工或3D打印工艺制备而成的网格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00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散热环片的汽车刹车毂
- 下一篇:一种缓冲吸震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