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臭氧防治温室病虫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9450.8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3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菲;张立宇;蒲改平;李冬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艳菲;张立宇;蒲改平;李冬艳 |
主分类号: | A01M13/00 | 分类号: | A01M13/00;A01M17/00;A01G9/24;A01G7/04;A61L2/18;A61L9/015;A61L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快易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60 | 代理人: | 汪守勇 |
地址: | 067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防治 温室 病虫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治温室病虫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臭氧防治温室病虫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建设的发展,生产绿色、高产、无公害的健康蔬菜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这不仅要对农作物生长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进行合理的调节,还要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农作物病虫害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它具有种类多、影响大、并时常暴发成灾等特点。世界上每年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农作物总产量的15-20%。病虫害发生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大规模爆发频率的逐年增长,已成为我国发展优质、高产、环保型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我国对农作物病虫灾害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使得土壤、空气、水源等受到严重污染,解决农药公害问题己刻不容缓。
目前,臭氧发生器的生产技术成熟,产品性能稳定,价格低廉,臭氧水溶液制取方便,只要有水源、电源,即可随时随地制取,成本低廉,是替代甲基溴等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消毒土壤的最佳选择。在此背景之下,需要设计一种全新的应用于温室大棚的臭氧防治温室病虫害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防治温室病虫害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臭氧防治温室病虫害装置,包括温室大棚,所述温室大棚顶端中心位置设有补光灯,所述补光灯一侧设有传感器,所述温室大棚右侧设有排气扇,所述温室大棚内部设有温室灌溉架,所述温室灌溉架上设有喷头,所述喷头通过导管分别与水箱和涡流泵连通,所述温室大棚顶端通过导管与臭氧发生器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导管与涡流泵连通,所述导管上设有第一水阀、第一臭氧水阀、第二水阀和第二臭氧水阀,所述水箱一侧设有自动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臭氧发生器选用高压放电式臭氧发生器或紫外线照射式臭氧发生器或电解式臭氧发生器。
优选的,所述自动控制器由ARM微处理器、传感器、执行机构以及上位机四大部分组成。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包括臭氧浓度传感器,所述臭氧浓度传感器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臭氧发生器和排气扇分别与自动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补光灯选用HGH-高效节能温室稀土补光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臭氧防治温室病虫害装置选用的臭氧发生器它具有结构紧凑,运行平稳,安全可靠,能耗低,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气体,经过气液混合装置可以得到浓度高达90%的臭氧水溶液。臭氧水溶液可以实现对土壤的消毒,部分臭氧气体直接导入温室内对温室中的空气进行熏蒸消毒。本装置需要对温室内的臭氧浓度进行监控和调节,并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根据不同植物对环境的不同要求,自动调节各种环境因子,以达到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目的。整个控制器由ARM微处理器、传感器、执行机构以及上位机等四大部分组成。该实用新型设计对温室病虫害起到了良好的抑制作用,植物长势较常规种植方法更好,且高效、无污染,在发展绿色健康、优质高产的现代化无公害绿色农业、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模块示意图。
图中:1温室大棚、2传感器、21臭氧浓度传感器、22温度传感器、23湿度传感器、3排气扇、4温室灌溉架、5喷头、6补光灯、7导管、8第一水阀、9臭氧气体阀、10自动控制器、11水箱、12臭氧发生器、13涡流泵、14第二水阀、15臭氧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艳菲;张立宇;蒲改平;李冬艳,未经王艳菲;张立宇;蒲改平;李冬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94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