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壳注塑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8870.4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9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朗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2 | 分类号: | B29C45/32;B29C45/27;B29C45/40;B29L31/34 |
代理公司: | 惠州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82 | 代理人: | 常跃英 |
地址: | 516200 广东省惠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壳 注塑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机壳体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机壳注塑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塑料模具工业从起步到现在,历经了半个多世纪,有了很大的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在大型模具方面,已经生产大屏幕彩电塑壳注塑模具等。精密塑料模具方面,已经生产照相机塑料件模具、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及塑封模具。用这些模具生产的一些塑料制品制件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但总体和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成型工艺方面,多材质塑料成型模、高效多色注塑模、抽芯脱模机构的创新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气辅注射成型技术的使用更加成熟。热流道模具开始推广,有些企业的采用率达20%以上,一般采用内热式或外热式热流道装置,少数单位还采用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难度针阀式热流道模具。但总体上热流道的采用率达不道10%,与国外的50%-60%相比,差距较大。
因此,现在亟需一种手机壳注塑设备,能够提高热流道模具的采用率,促进精密塑模的推广和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机壳注塑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总体上热流道的采用率低,模具精密水平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手机壳注塑设备,包括动模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动模组件顶部的定模组件,所述定模组件包括定模板,所述定模板的顶部设置有注塑管道,所述注塑管道设置有与注射机相适配的注塑口,所述动模组件另一端连接有动力组件,所述动模组件包括一位于底部的动模座板,以及与所述动模座板固定连接的且位于所述动模座板上方的动模板,所述动模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手机壳模,所述动力组件连接所述动模板,定模板与动模板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型腔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动模座板与所述动模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垫块,所述动模座板底部设置有至少螺栓,所述螺栓贯穿所述垫块嵌入所述垫块内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注塑管道表面具有环状的突起,所述突起卡设于所述定模座板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定模座板的顶部设置于注塑块,所述注塑口设置于所述注塑块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注塑口设置有倒立的漏斗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注塑块的上表面高出于所述定模座板,且所述注塑块另一端嵌入所述定模座板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注塑管道位于贯穿所述定模座板,一端连通定模板,另一端连通所述注塑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注塑块与所述定模座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定模座板与所述定模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动模座板与所述动模板之间设置有容腔,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一推板,所述推板若干推板连接所述动模板,所述动模座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推板通过所述通孔连接外部动力设备。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若干推杆通过推杆固定板与所述推板连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一模两腔的设定方式,确保制品的均一和稳定,并且型腔的布置与注塑口的开设部位能够对称,防止模具承受偏载而产生溢料现象,本手机壳注塑设备采用热流道式模具注塑方法,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实现精密塑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模座板;2-定模板;3-动模座板;4-垫板;5-注塑块;6-注塑口;7-注塑管道;8-手机壳模;9-推杆;10-推杆固定板;11-动模座板;12-推板;13-动力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朗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朗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88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链成型模具及拉链
- 下一篇:双向脱模模具行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