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60度旋转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8758.0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6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赖伴来;庞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联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10 | 分类号: | H01R39/10;H01R39/41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44209 | 代理人: | 陈鸿荫,黄宇燕 |
地址: | 51811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360 旋转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电器产品360度转动部位的电器连接器,特别是涉及连接部件可手动或自动顺时针(逆时针)方向360度或任意角度转动的电器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用产品,例如取暖器、电风扇,尤其是以电风扇为例,为了扩大送风范围,实现摆头360度水平无死角送风,采用电刷组件配合导电环,电刷在导电环的外圆周面上进行弹性接触的方式的电连接器;这样的电连接器,包括电刷组件、导电环和支架等;电刷组件包括弹性铜片和触点;触点为铜材质、银材质或石墨材质;导电环为环状的铜材质;电连接器件的导电环和电刷触点长时间的接触摩擦,电刷触点被磨损和消耗,导电环同步被磨损,电刷的弹性铜片疲劳,与导电环的圆柱面就不能做到真正地面接触,电连接的可靠性降低,整个电连接器寿命无法保证,影响整机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设计生产的一种360度旋转连接。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60度旋转连接器, 包括导电环组件和电刷组件;所述导电环组件包括导电环支架和数个导电环,所述导电环有间隔地套在所述导电环支架上;所述导电环是由导电材质的线体螺旋线地多圈盘绕在导电环支架上。
所述导电环支架包括导电环基座和导电环支架盖,所述导电环基座的数量与导电环数量相等;所述各导电环基座包括圆柱形的底座和竖立于该底座容腔内的导电环支柱,所述底座和导电环支柱共轴心线;所述导电环支柱顶面到底座的顶面的距离不小于所述导电环的宽度;所述导电环盘绕在导电环基座的导电环支柱之侧壁上;所述导电环支架盖安装在导电环支架位于顶部的导电环基座上面,所述导电环支架盖与导电环基座接触的圆柱面外径大于所述导电基座的导电环支柱的外径,所述导电环被限制于底座之间或底座与导电环支架盖之间。
所述导电环支柱轴心处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所述导电环支柱与通孔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根竖直向限位柱,所述限位柱高出所述导电环支柱的顶面;所述导电环基座的底面上设置有与限位柱相适配的限位孔;所述各导电基座之轴心线重合地叠放在一起,位于下部的导电基座的限位柱穿入位于其上方的导电基座的限位孔内。
所述导电环基座叠加为一体时,各导电环基座的通孔上下贯通地同一轴线排列。
所述导电环盘绕的线体一端连接端子,连接端子上安插有引线,所述导电环环绕于所述导电环基座的导电环支柱上时,连接端子和引线位于导电环基座的导电环支柱与通孔之间的引线通孔内。
所述电刷组件包括电刷触点、弹簧、连接片、电刷支架和电刷电路板;所述电刷触点、弹簧和连接片数量与导电环组件的导电环的数量相同;所述电刷支架设置有触点通孔,所述电刷电路板位于电刷支架一侧,所述电刷触点和连接片分别位于触点通孔的两端;所述弹簧将所述电刷触点和连接片连接为一体;位于触点通孔一端的连接片焊接在与其在同一侧电刷电路板上;通过电刷电路板和其他电源线路连接在一起;所述各电刷触点伸出触点通孔与导电环组件的导电环的面接触。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间长、性能稳定,导电环与导电触点即使在麿损状态下也能可靠联接。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360度旋转连器优选实施例中连接器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2 是所述优选实施例中360度旋转连接器的各部件分离状态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3 是所述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环14和导电环基座111组合及分离状态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4 是所述优选实施例中360度旋转连接器的正投影剖视主视示意图;
图5 是所述优选实施例中导电环基座111正、反两个角度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6是所述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刷触点21、弹簧22和弹弓片23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所示之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至6,本发明之优选实施例一是设计、制造360度旋转连接器,包括导电环组件1和电刷组件2;所述导电环组件1包括导电环支架11和数个导电环14,所述导电环14有间隔地套在该导环支架11上;所述导电环14是采用导电材质的线体螺旋线地多圈盘绕在导电环支架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联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联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87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