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点位气流控制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8686.X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0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勇;徐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7/06 | 分类号: | G05D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点 气流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面板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多点位气流控制盒。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运用于偏光片、面板等吸真空区域的机构一般采用以下两种结构:一种是机构中仅设置一个真空表头5(如图1所示),其中1、2、3、4和5分别为5个并联的电磁阀,每个电磁阀独立的控制对应的吸附区域9,且真空表头与最小吸附区域并联,当偏光板或面板尺寸变更时,电磁阀根据主机给出的信号命令做打开或关闭动作以打开或关闭需要吸真空的区域,采用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的缺陷:当切换至不同尺寸时(尤其大尺寸),因仅有一个真空表头监控最小吸附区域,而其它真空区域无监控表头,当其它真空区域吸附不好时无法监控,会使产品容易出现破片、折伤等品质异常;另一种是机构中设置多个真空表头(如图2所示),每个真空表头监控各自(或其中部分)吸真空区域吸着状况,采用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的缺陷:由于各自真空区域均匹配一个真空表头,因此使真空表头增多,分支管路增加,导致成本增加,而且当切换大尺时,需同时使多个真空表头均达到设定值才可进行,会延长工时;此外,由于线路复杂,因此出现异常时,排除故障的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点位气流控制盒,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真空表头无法监控全部真空吸附区域而导致的产品质量降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点位气流控制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内部设置有多条相互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盒体上还设置有吸附孔,所述吸附孔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所述气流通道用于使真空气体或压缩气体流向所述吸附孔并吸附或松开工件;
所述盒体上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调节工件上吸附区域的大小;
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气流通道之间并联设置有一个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所述吸附孔的吸附状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中间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沿所述盒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并排设置并贯穿所述盒体,所述中间通道沿所述盒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孔包括一个常开孔和多个调节孔,所述常开孔位于所述盒体的底端,所述调节孔均位于所述盒体的底端;
所述常开孔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调节孔分别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孔包括一个常开孔和多个调节孔,所述常开孔位于所述盒体的侧壁上,所述调节孔均位于所述盒体的底端;
所述常开孔与所述中间通道相连通,所述调节孔分别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电磁阀和气流调节器,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用于向所述气流通道内进气;
所述气流调节器位于所述第二通道中,用于控制所述调节孔打开或关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流调节器与所述调节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通道的两端,且所述气流调节器位于所述调节孔的正上方;
所述气流调节器的数量与所述调节孔的数量一一对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流调节器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通道中的气缸和位于所述第二通道上方的第二电磁阀,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盒体的顶部,所述气缸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用于沿所述气流通道上下滑动并使所述调节孔打开或关闭;
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气缸相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用于向所述气缸中充入压缩气体;
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塞的底端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直径与所述调节孔的直径相匹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气缸的内部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气缸的顶端相连,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的顶端相连,所述弹簧用于使所述活塞复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测装置为真空表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由于盒体内的气流通道相互连通,因此通过一个监测装置即可监测各个吸附区域的吸附情况,因此当切吸附的工件尺寸由小变大时,若有任何一个吸附区域的吸附情况不达标时,监测装置均能监测到,从而避免了产品出现异常现象,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2)由于仅设置有一个监测装置,因此能够简化线路,降低成本;由于控制单元能够控制盒体内气流通道的通断,从而达到快速调节工件上吸附区域的大小的目的,能够减少了等待的时间,可相应的减少工时;此外,通过控制单元中的气流调节器还能方便快捷的进行排除故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86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