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三腔肠胃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8605.6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3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邱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贝秀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A61B18/12;A61M5/14;A61M1/00;A61J15/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腔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肠胃管,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三腔肠胃管。
背景技术
目前医疗领域中胃管技术运用已经很成熟,其中三腔胃管也被广泛使用。三腔胃管相比于之前的单管、双管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了很大先进性,简化了治疗和护理流程,也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但现有的三腔胃管腔也仅仅只是提供了肠胃减压和补充营养的功能,在针对胃溃疡和胃出血等病症并无治疗功能,并且胃管长期滞留胃部也会加剧这些症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针对胃溃疡和胃出血等病症有治疗效果且具多种用途的三腔胃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多功能三腔肠胃管,包括相互连接的胃管与肠管,所述胃管顶端设置有三腔接头,所述肠管末端设置有双极电极,所述胃管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胃管分割成相互独立的三个腔体:喂养腔、吸引腔和压力调节腔,所述三腔接头包括喂养接口、吸引接口和压力调节接口;
所述喂养接口与喂养腔连接,所述吸引接口与吸引腔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接口与压力调节腔连接,所述喂养腔与肠管连接,所述吸引腔、压力调节腔与胃管管壁的交汇处设置有通气孔,所述吸引腔与压力调节腔底部封闭,所述吸引腔内位于胃管管壁处设置有吸引孔;
所述双极电极包括陶瓷管与金属电极条,陶瓷管顶部圆滑且内部设置有通道,金属电极条螺旋式缠绕在陶瓷管的表面,所述双极电极内部设置有注射装置,注射装置包括互相连接的注射针头与注射软管,所述注射针头设置在所述通道内,注射软管通过肠管和喂养腔从喂养接口穿出。
按上述方案,所述胃管外壁设置有刻度。
按上述方案,所述胃管和肠管上设置有X光显影线。
按上述方案,所述胃管内设置有活动导丝,活动导丝贯穿于喂养腔与肠管,活动导丝顶部设置有导丝手柄,导丝手柄插接于喂养接口中。
按上述方案,所述喂养接口与吸引接口设置有双层密封塞,所述压力调节接口设置有鲁尔接头。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三腔肠胃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肠胃管的前端设置有双极电极,双极电极对胃溃疡、胃出血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针对溃烂和破损部位消融止血,促进了胃部健康的恢复。
2、双极电极的通道内设置有注射针头,可供肠胃内注射给药,提高了治疗效率。
3、胃管与肠管一体的设计,可以同时达到肠胃减压和肠内营养供给的目
的,简化了治疗和护理的流程。
4、一管多用的结构设计,科学、安全、方便,极大减轻了患者身体和心理上的负担,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5、本装置尤其适合肠道功能基本正常而胃部功能受损的患者。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三腔肠胃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三腔肠胃管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通气孔与吸引孔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胃管的剖视图;
图5是多功能三腔肠胃管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指引头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三腔肠胃管包括胃管1与肠管2。
胃管1一端设置有三腔接头3,胃管1另外一端设置有肠管2,肠管2与双极电极4连接。胃管1内部设置有隔板13,将胃管1分割成三个相互独立的腔体,分别是喂养腔101、吸引腔102和压力调节腔103。三腔接头3包括喂养接口301、吸引接口302和压力调节接口303。喂养接口301与喂养腔101连接,吸引接口302与吸引腔102连接,压力调节接口303与压力调节腔103连接。喂养接口301与吸引接口302分别设置有双层密封塞11,压力调节接口303设置有鲁尔接头12。
吸引腔102与压力调节腔103的底部都是封闭状态,在吸引腔102、压力调节腔103和胃管1管壁的三点交汇处设置有通气孔5,可供空气流通,起到调节胃部压力平衡的作用。喂养腔101与肠管2连接相通,可达到空肠,为肠内提供营养补给。吸引腔102能够到达胃部,吸引腔102内位于胃管1的管壁处设置有吸引孔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贝秀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贝秀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86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式新型导尿管
- 下一篇:尿道口护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