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尘除雾装置和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8443.6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2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广;马治安;张国远;柳冠青;石战胜;段翠佳;董方;李宗慧;邹重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电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51/02;B01D50/00;F23J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鹏,王春光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 装置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除雾装置,还涉及一种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燃煤电厂发电系统的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燃煤在锅炉21内燃烧后产生的烟气含有大量大气污染物,这些大气污染物先后通过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22、静电除尘器24和脱硫塔25,从而去除NOx、粉尘和SOx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向大气环境。随着我国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不断增大,我国的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近年来全国范围的雾霾问题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国家制定了更严格的排放政策,对燃煤电厂提出了超低排放的要求。为实现超低排放,脱硫塔后的除尘除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燃煤电厂现有的除雾器并不能很好的实现高效率的除尘除雾,给电厂实现超低排放制造了很大障碍。
为了提高除尘除雾效果,中国专利CN 205627457U,公开日期2016年10月12日,公开了《一种用于燃煤电厂尾部烟气的除尘除雾装置及系统》,其中的除尘除雾装置基于离心分离原理,较现有的除雾器具有很大优势,它有n个(n≥1)分离管并联构成,具有效率高、负荷适应性强、运行可靠等优点。但是,在运行过程中,湿法脱硫系统带出的尘/雾颗粒(即石膏浆液等)被分离下来并附着在分离管内壁面,颗粒长时间的累积将导致分离管变小,其内壁摩擦系数增大,将影响到分离管(烟气深度净化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除尘除雾装置长时间运行除尘除雾效果变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尘除雾装置和发电系统,该除尘除雾装置中冲洗管上设有雾化喷嘴,高压工艺水从工艺水入口进入冲洗管上的雾化喷嘴雾化,雾化的雾滴在旋转气流的作用下被甩到分离管壁面,完成对壁面的冲洗。所以除尘除雾装置和发电系统具有长久高效的除尘除雾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除尘除雾装置,包括至少一根分离管,分离管的一端为入口端,分离管的另一端为出口端,分离管内套设有依次连通的空心管和冲洗管,空心管与分离管之间套设有用于使气体旋转的导流叶片,冲洗管位于分离管的出口端和导流叶片之间,冲洗管上设有喷嘴。
分离管的中心线、空心管的中心线和冲洗管的中心线重合。
空心管中部的直径大于空心管两端的直径,空心管中部的直径大于冲洗管的直径,冲洗管的内径为分离管内径的2%~20%。
导流叶片到分离管的入口端的距离小于导流叶片到分离管出口端的距离,冲洗管到分离管的入口端的距离小于冲洗管到分离管出口端的距离。
该除尘除雾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分离管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分离管与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连接固定,第一底板套设于分离管的入口端外,第二底板套设于分离管的出口端外。
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平行,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的距离小于分离管的长度。
该除尘除雾装置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分离管,每根分离管的入口端的端面均位于同一平面内,每根分离管的出口端的端面也均位于同一平面内。
多个喷嘴沿冲洗管的周向均匀分布,喷嘴为雾化喷嘴。
一种发电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锅炉、脱硫塔和烟囱,脱硫塔和烟囱之间的排烟管道内设有上述的除尘除雾装置,该除尘除雾装置的分离管的入口端与脱硫塔相对应,该除尘除雾装置的分离管的出口端与烟囱相对应。
该发电系统还包括用于向除尘除雾装置的空心管和冲洗管内供水的水泵,该除尘除雾装置的分离管的中心线与该排烟管道的中心线平行,该除尘除雾装置的分离管的中心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或该除尘除雾装置的分离管的中心线沿水平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能顺利完成对分离管壁面的冲洗。
2、雾化的水滴能降低气流的温度,促进气流中水的凝结及细颗粒物的凝聚,进而提高分离管(深度净化器)对尘/雾的脱除效率。
3、雾化的水滴能捕捉气流中的细颗粒物(水洗除尘),从而将难去除细颗粒物变为易去除雾化水滴,提高烟气深度净化器性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发电系统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除尘除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分离管内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电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电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84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